投資過度陷資金困局
資料顯示,楠溪江農業集團是一家以農業為主業的綜合型無區域集團公司,集團核心企業——楠溪江農業集團有限公司注冊資金5000萬元,總資產5億多元。2009年4月,楠溪江農業集團收購楠溪江啤酒,邁上了擴張之路。該集團下屬有七大農場、四家食品加工型企業、兩家投資型企業、一家農信擔保企業、一家綠色食品開發企業、“鮮果園”和“楠溪江菜園”兩大連鎖機構。
“這看起來是一個龐大的‘農業王國’,實際上只有一小部分是實物資產,很多收購過來的項目,由于資金所限,基本上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負責楠溪江集團破產管理的浙江光正大律師事務所律師鄒永迪表示。
記者了解到,除了收購楠溪江啤酒外,這幾年徐林還先后投資運作了田園早香柚、,楓林杜仲基地等十幾個項目,投入上億元資金興建楠溪江農業產業園、綠色食品專業大廈等。永嘉縣金融辦人士透露,事實上徐林自身的資金實力并不足以同時拉動這么多的項目運作,這些項目資金來源中,自有資金比例較低,主要依靠融資。
“與房地產不同,農業資產獲得銀行貸款較少,因此楠溪江農業集團的借貸資金中大部分來自于民間借貸,這些高息借貸壓得其‘喘不過氣’”。該人士說。
鄒永迪也認為,像溫州很多破產企業一樣,楠溪江集團在投資最熱的時候沒有把控好自己,過度融資是造成資金鏈斷裂的主要原因。至于具體涉及多少債務,他表示,現在還在進行賬面與實際情況核對,并未得出最后準確數字。
事實上,在資金鏈出現問題后,徐林自己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在去年曾對媒體表示,前幾年楠溪江農業集團產業鏈拉得很長,投資很大,想把種植、養殖、加工、銷售、休閑、旅游等整個農業產業鏈都做下來,結果力不從心,背負了巨大的壓力。
他曾打算積極“瘦身”,并主動公開債權人登記,尋求政府幫助。當地政府為了幫扶企業同時也保護債權人利益,也曾積極參與救助。但是由于各種原因,這些努力并未奏效,楠溪江農業集團最終進入法院破產程序。
目前該集團處于停產狀態,無任何員工。債權人申報債權期限已過,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將于7月15日舉行。
楠溪江啤酒同陷泥淖
楠溪江農業集團面臨破產,4年前被其收購的楠溪江啤酒命運又如何?記者從永嘉縣人民法院獲悉,楠溪江啤酒有限公司破產清算案也已被受理,同樣于7月15日將舉行第一次債權人會議。
說起楠溪江啤酒,很多溫州人特別是永嘉人都懷有較深感情。這一啤酒品牌歷史久遠,帶有濃厚的地域性色彩。前身為國營永嘉啤酒廠,后晉升為浙江楠溪江啤酒廠,1996年到1999年達到頂峰,楠溪江商標在2008年獲得中國馳名商標,2011時入選全國“兩會”宴會酒。
2009年,楠溪江啤酒廠以9000萬元的價格被中國楠溪江農業集團收購。對于這個啤酒品牌,徐林可以說也是傾注了不少心血。他投資1500萬元新建糖化樓,讓5萬噸啤酒生產線實現技術升級和智能化;重金力邀著名的啤酒釀造大師徐斌加盟,組建的技術研發團隊,打造核心競爭力;還聘請專業企劃公司對啤酒品牌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策劃推廣。
然而,這一切努力的成果卻因投資不慎、資金鏈斷裂而被吞沒。記者了解到,楠溪江啤酒有限公司破產案涉及債務2億多元,加上利息超過3個億,其中銀行貸款約占四成,民間借貸約占六成。
楠溪江啤酒這個溫州本土品牌會因此而消失嗎?對于這個問題,楠溪江啤酒有限公司高管黃顯亮表示,目前楠溪江啤酒公司還在維持生產,未來的路怎么走還真不好說。
“從我個人感情出發,當然希望有實力的重組方能夠介入,使楠溪江啤酒品牌獲得重生,我覺得憑借楠溪江水源地優勢和業已擁有的品牌知名度,楠溪江啤酒完全有實力重新站起來。”黃顯亮說。
負責楠溪江啤酒有限公司破產管理的浙江聯英律師事務所律師林劍也表示,破產重整可以作為努力的方向。他說,楠溪江啤酒的基本面還是不錯的,特別是品牌商標,以后再想申請這種以知名地理名稱為商標就難了。如果真的走上破產清算這條路,對土地廠房進行拍賣,可能債權清償率并不高,同時會導致品牌無形資產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