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爾奇亮相慈善晚宴 近500名企業家籌集200萬善款
每經記者 劉林鵬 杜冉樂 發自成都
4月10日,成為一個數百名企業家向世界頂級CEO問道商界管理秘籍的美好日子。當天傍晚,有“世界第一CEO”之稱的通用電氣前董事長兼CEO杰克·韋爾奇,攜夫人蘇珊·韋爾奇亮相成都,共同參加慈善晚宴。晚宴上,近500名企業家參加了20件義賣品的拍賣,連同主辦方一起,共為嫣然天使基金籌款200萬元。
10日晚7時,慈善晚宴準時開席,現場傳出陣陣的歡聲笑語,杰克·韋爾奇也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不斷有嘉賓前來向杰克·韋爾奇敬酒,希望與他合影。
慈善晚宴上,主辦方專門設置了一個重要的環節:義賣。現場近500名企業家將參與拍賣20件義賣品。
拍賣前,李亞鵬作為嫣然天使基金的創始人,向在座嘉賓介紹了該基金的情況。他不無興奮地說,自己讀藝術院校的時候,看的第一本經濟管理方面的書就是杰克·韋爾奇的,臺下的杰克·韋爾奇聽到翻譯的解釋,舉起紅酒杯向李亞鵬示意。
起初,由于宴會場地較大,一些坐在后排的企業家嘉賓們多次舉牌,但未能被拍賣師看到,以至于后來不少嘉賓沖到前排積極競拍,拍價也是一再往上翻高。“1萬!”“5萬!”……充滿愛心的義賣聲此起彼伏,一件精美絕倫的敦煌壁畫義賣出了現場最高20萬元的拍賣價,贏來了陣陣掌聲。
最后,20件義賣品籌得了190萬元善款,在將要正式遞交這份捐贈時,主辦方相關工作人員突然來到臺上,他宣布主辦方要捐出10萬元,湊足200萬元。從主辦方負責人手中接過善款后,李亞鵬顯得激動萬分。他說,“今天時間有點晚了,謝謝堅持到最后的人,也希望大家把慈善堅持到最后。”
關鍵詞:企業
“世界第一CEO”首次對話成都:
看好西部開發 韋爾奇建言川企
每經記者 劉林鵬 杜冉樂 發自成都
在昨日(4月11日)的“杰克·韋爾奇對話東方商業領袖峰會”現場新聞發布會上,雖然已經滿頭白發,但杰克·韋爾奇仍以其鏗鏘有力的嗓音、邏輯清晰的思維回答了公眾的疑問,同時也積極為四川企業建言獻計。
78歲高齡的杰克·韋爾奇,已是第50次來到中國,這一次,他選擇了位于中國西部的 “中國經濟第四極”——成都。
在中午的新聞發布會上,在相機的快門聲中,杰克·韋爾奇來了。現場有人感嘆,終于見到真人了。
之所以備受關注,不僅因為他是通用電氣(GE)的前董事長兼總裁,杰克·韋爾奇還是一個商界傳奇,被譽為“企業界一代宗師”、“世界第一CEO”。
“我很開心可以來到成都。”杰克·韋爾奇在發布會上表示,1982年他就開始了中國之旅,這是他第50次來到中國。同時,這也是他第一次來到中國西部,來到成都。他說:“我對西部開發很感興趣。”
在被問到對四川企業家有何經驗分享時,杰克·韋爾奇說,“我的準則是每個人都要講實話。”他表示,第一線的工人最了解企業,所有好的想法都應該從下向上傳遞,每一個人都說真話,企業就會發展得更好。
杰克·韋爾奇更希望向企業家傳遞培育人才的理念。盡管許多華爾街分析師和GE的投資者,把杰克·韋爾奇自身的素質看作他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杰克·韋爾奇本人堅持認為,他一生中最大的成就莫過于培育人才。
杰克·韋爾奇還為四川民營企業家提出了更多建議,杰克·韋爾奇指出,中外的等方面合作,其實就是將中國有的東西帶到美國去,美國有的東西帶到中國來。
對于金融和實業的關系,杰克·韋爾奇亦表示,企業制造業做得很大的時候會考慮進入金融界,而且金融回報比制造業高很多,而最大的危險就是,最聰明的腦子都進了金融界。杰克·韋爾奇表示,金融和制造業業務都一樣,不同的是金融的知識產權更不容易被人所知,更容易獲利。
面對中國年輕企業家的發展疑問,杰克·韋爾奇擺開雙手坦言,“去看我的書《贏》”,現場傳來一片笑聲。杰克·韋爾奇補充說,“我到中國來沒有帶來魔杖,帶來的是成功的方式。”
在談及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挑戰時,杰克·韋爾奇直言,中國企業往外走大都缺少國際品牌。對于中國品牌,杰克·韋爾奇說,“我只想到、聯想,但我想不到更多的全球品牌。”他表示,中國企業要真正實現全球化,必須有自己的品牌。
中國商界翹楚縱論民企“破局”之道
每經記者劉林鵬 杜冉樂 發自成都
昨天(4月11日)上午,鉑雅苑星河灣酒店國際會議中心座無虛席,會場內黑壓壓一片,數百名企業家慕名前來參加杰克·韋爾奇對話東方商業領袖的活動。
面對歐債危機的蔓延、美國經濟的衰退以及中國經濟整體增速放緩等持續影響,當前國內企業,尤其是大量的中小民營企業,正在面臨著“融資難、投資難、創新難、盈利難”等多項難題。
面對擺在面前的機遇與挑戰?廣大的民營企業應如何突破發展瓶頸并實現“鳳凰涅槃”呢?杰克·韋爾奇的首次成都之行,為國內為數眾多的民營企業尋求發展提供了一次思想碰撞的絕好機會,他們同與會嘉賓共同探討企業發展所存在的現實問題
登上演講臺,皇明太陽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鳴不改本色:“中國人幾乎沒有品類創造。”在黃鳴看來,當前的情況是出口下滑、內需不足、產品同質化嚴重、惡性競爭、壓縮成本、打價格戰、行業橫行……
為此,黃鳴大膽拋出疑問:“我們是跟他們(惡性競爭)死纏濫打,還是另謀出路?”
“人類發展的自然規律、生存規律跟市場規律往往是相反的!人類都有從眾心理,這個基因一直沒有改變,聚群、從眾、跟風……在商場上往往是越扎堆越倒霉!有新產品,不會賣、不敢賣!”
中國民企如何亂中守正?他給出的答案是:首先要成為稀缺,“稀缺成就珍奇”;第二,要正商,“守正守正,身正才能守得正”;第三,突破與創新。
對于“創新”這一點,他進一步闡述稱,“首先要進行產品創新,這里就必須要開創新的品類;商業模式創新;第三,渠道創新,線上與線下結合”。
最后,黃鳴說:“企業說什么就做什么,做什么就做到底。企業一定要有精神,要有靈魂。”
此外,四川宏達集團董事會主席劉滄龍表示,理解與包容、尊重與善待、關心與扶持,就是對民營企業家最好的褒獎。摘下有色眼鏡,消除歧視眼光,打破“玻璃門”和“彈簧門”,以市場經濟中的法律平等最大限度實現合法競爭,競合共贏,就是民營企業家需要的最大的公平和平等。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