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多年遭遇貿易摩擦居全球首位 我國應對貿易摩擦任重道遠(2)
一、發達國家經濟增速普遍放緩,為發展本國產業和市場積極采用貿易保護手段
經濟不景氣時,為保護本國產業發展,降低失業率,世界各國往往采取貿易保護。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美國經濟復蘇疲軟,失業率降低緩慢,美國政府傾向于反復使用WTO賦予的保護性關稅措施,每次有效期3到5年,使國內產業逐漸萎縮或暫時喘息,避免短期出現大量失業。
2012年10月,歐盟委員會發布了一份新產業政策通報,正式提出通過“新工業革命”逆轉工業比重下降趨勢,至2020年將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由目前的15.6%提升至20%的“再工業化”總體目標。歐盟密集發難我國出口商品,根本上還是為了保護本國產業,順利推進其再工業化戰略。實體經濟的內生動力、通過制造業的振興發展解決就業。近年來在產業發展迅猛的中國被視作威脅歐盟產業競爭力的強勁對手,成了歐盟貿易政策瞄準的目標。
我國鋼鐵產品已經成為歐美等國貿易保護大棒揮舞打壓的“重災區”。靈核網()資料顯示,2012年我國出口鋼材5590.0萬噸,與2011年相比增長16.0%。但主要品種都卷入了“雙反”漩渦。針對我國鋼鐵產品的貿易救濟案件有9起,呈爆發式增長態勢。
二、貿易出口大國成為各個國家貿易摩擦的目標,出口市場分布不均
近幾年,我國出口總量猛增,短短幾年時間,我國出口額已躍居世界首位,“中國制造”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隨著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那些遭受我國產品沖擊的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相關產業,紛紛采取了貿易保護措施。我國成為世界上貿易摩擦最多的國家。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外貿出口也已經呈現市場多元化的格局,但在市場格局的分布中尚不均衡,市場集中度過高。靈核網()數據顯示,2013年1-3月我國對美國、歐盟、日本和東盟的出口占比接近為51%。
三、與發展中國家存在產業同構,出口市場相同,發展戰略趨同,貿易摩擦走向常態化
我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階段上大致相同,產業結構極為相似,在國際市場上彼此間存在較強的競爭性。隨著我國出口規模不斷擴大,其他發展中國家與我國的貿易摩擦自然也隨之增多。
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奉行出口導向型增長戰略。當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發達國家市場遲遲不能復蘇時,我國出口產品開始積極尋找新興市場。隨著我國產品大量涌入發展中國家,使這些新興經濟體國內產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并迫使本國政府對中國產品采取限制措施。2012年巴西共發起16起反傾銷調查,其中13起針對中國產品。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增長,我國與主要貿易伙伴的貿易摩擦還會繼續出現。為解決頻發的國際貿易摩擦,我國已采取多項措施應對。我國已與美國、歐盟、俄羅斯、印度、韓國和澳大利亞等16個主要貿易伙伴的調查機關建立起貿易救濟合作機制建立雙邊貿易救濟合作機制。合理運用規則保護自己產業的頻率正在加快。截至2012年10月,我國在WTO起訴的案件已結案的8起案件中,中國勝訴6起。加快貿易伙伴網絡建設,積極簽訂區域貿易協定,加快全球范圍內貿易伙伴網絡的建設。國際市場布局和國內區域布局進一步優化,我國出口市場多元化不斷取得進展,出口產業快速不斷布局中西部地區。
值的注意的是,我國面臨的對外貿易摩擦形勢依然嚴峻,面臨的外部打壓將不斷增多,且面臨部分國家濫用規則,隨意加大程序的現象。美國以前對我國產品的貿易調查都相對嚴格地按照程序規則進行,但2012年以來出現了變化。在選擇反傾銷調查中的替代國時,美國一直以印度作為替代國,現在出現了選擇人均收入較高的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國,使所謂的“傾銷幅度”被人為夸大。隨著發展中國家開始獨立發起貿易摩擦,我國與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摩擦勢必大幅增加。全球經濟復蘇不確定性,上述貿易摩擦特點,以及我國出口商品大國地位決定我國從貿易大國轉變到貿易強國的整個過程面臨的貿易摩擦或將呈現常態化、復雜化和趨緊化的態勢,應對貿易摩擦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分享到:
0 時間:2013-05-28 來源:靈核網整理
靈核網所有報告統計版權為《北京靈動核心信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獨家所有,靈核網產品是《北京靈動核心信息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對市場調研、研究與整合的成果,究報告產品擁有唯一著作權。靈核網研究報告沒有通過任何第三方進行代理銷售,購買請直接與我公司客服聯系。 靈核網核心產品為有償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