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前,澳門經濟已經連續4年負增長,失業率上升,社會治安持續惡化,對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構成了嚴峻挑戰。
回歸后,澳門特區首任行政長官何厚鏵以發展經濟為其首要工作,提出“固本培元、穩健發展”的施政方針。在2001年施政報告中,何厚鏵明確提出“以旅游博彩業為龍頭”的產業政策。但是,澳門的旅游博彩業該如何突破?這是何厚鏵政府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很快,一個絕佳機會擺在了新一屆政府眼前。
澳門博彩業始于19世紀40年代,由澳葡政府頒布法令博彩業專營化。此后,從1962年起,澳門旅游娛樂有限公司先后取得了長達40年的壟斷經營權。2001年12月31日,澳門旅游娛樂有限公司長達40年的博彩專營權即將到期。
何厚鏵抓住舊賭約到期的機會,作出了改變澳門歷史的選擇——改革博彩業制度、開放賭權、實行賭權多元化。
2002年,澳門政府通過公開競投,發放了三個博彩專營牌照——銀河娛樂場股份有限公司、永利度假村(澳門)股份有限公司、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有65年歷史的澳門博彩專營制度就此結束。后來,博彩牌照經過三次轉批給,賭牌數目擴展到了6個,澳門賭業進入六雄逐鹿的新時代,澳門的博彩產業從此由一家企業變成了一個市場。
隨后,中央政府給予澳門的特殊政策也先后到來——2003年,中央政府開始實施內地城市港澳“自由行”和CEPA政策。2003年,全國只有49個城市開放澳門自由行,2011年已經增加到了近百個。訪澳旅客人數逐年大幅度上升,分別在2001年和2006年突破1000萬及2000萬人次大關;2003年,到澳門的游客為1180萬人次,2007年達到了1700萬人次,2008年則超過了3000萬人次。而最新的數據是,從1999年12月20日澳門正式回歸算起,至2012年12月19日,13年間,僅從珠海拱北口岸出入澳門的就有9.1億人次。
澳門博彩業進入了新一輪的大繁榮時期,澳門經濟也隨之振興。
2001-2010年十年間,澳門GDP年平均增幅為14.5%。2007年,澳門人均GDP首次超越香港;2010年,澳門GDP年增幅為17.4%,人均GDP達到51000美元,位居亞洲第一;2011年,澳門人均GDP以6萬多美元繼續穩居“亞洲首富”寶座。
在亞洲開發銀行2007年7月發布的亞太經濟體“國民福祉與生活標準”調查中,澳門在23個國家和地區中躋身第五位。
回歸當年,澳門GDP總量僅為490.2億澳門元;2011年,澳門經濟總量達2910億澳門幣,經濟規模是回歸前的六倍。2000年,回歸后的首任澳門政府財政收入僅為153.4億澳門元,2007年躍升至406.9億澳門元,2011年為1700億澳門元;2012年有望突破2000億澳門元。
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失業率顯著降低,澳門政府財政實力不斷增強,解決社會經濟問題的能力也隨之增強。政府通過改善民生,加快城市建設、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救助等公共事業發展,實施中小企業援助、科技發展等經濟扶助政策,夯實了社會穩定的基礎。
回歸前,在澳門“月入過萬”已算是高薪厚職。而今,月入過萬在澳門已經算是普通職位。由于博彩業的迅速發展,博彩就業人口薪酬也迅速上升。只要家庭成員中有人從事博彩業,就可帶動整個家庭“脫貧”。
前任行政長官何厚鏵于2009年卸任前回顧十年經濟建設時表示:“澳門過往經濟發展并不暢旺,相當數量的基層家庭處于比較貧困的處境。旅游博彩業和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令一大批中青年得以進入薪酬相對優厚的行業工作,從而大幅改善了所屬家庭的整體收入,明顯縮減了貧富差距、改善了跨代貧窮。”
但很顯然,這些多是建立在博彩業基礎之上,拜博彩業所賜。
3. 博彩業一業獨大
站到澳門標志性建筑物大三巴牌坊前,向東觀望,可以看到由一個巨大的球形以及一個澳門特區區徽蓮花造型的金色大樓組成的金色建筑物——那是澳門著名博彩場所新葡京酒店所在地。從大三巴步行10分鐘,就可以到達新葡京酒店,這里是澳門大型博彩場所的集中地,新葡京酒店隔壁不遠是永利公司、對面則是老牌博彩企業英皇公司所在地。
2005年,中央政府修改了澳門自由行條款,將澳門自由行的簽注改為了兩個月才能申請一次,同時加大了對官員出境的限制。
賭權開放后,澳門經濟高速發展并轉型為以旅游博彩業為主的單一經濟結構,博彩業所占比重不斷上升,重新成為澳門經濟的龍頭產業。博彩業一枝獨秀,成為澳門經濟振興的主要動力和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2006年,澳門取代拉斯維加斯,成為全球博彩收益最多的賭城。2008年,澳門博彩毛收入達1098億澳門元,接近賭權開放前博彩毛收入的5倍;博彩稅收入達419億澳門元,占澳門政府收入的82%。博彩業占澳門GDP的比重則由1999年的23.98%上升到2007年的35.59%。
根據統計資料計算,1996-2010年間,澳門的公共行政、社會服務及個人服務(包括博彩業)以及本地 GDP 的離散系數均為44%左右,這意味著澳門經濟幾乎完全受博彩業波動所左右,相對于香港、新加坡等城市,其不穩定性較高。
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 年澳門各類博彩項目毛收入達到1883億澳門元,比上一年增加57.5%,占本地生產總值的84.7%;2010年,澳門博彩稅總收入68776億澳門元,比前一年增加55.2%,占公共財政收入的77.7%。2011年,澳門博彩收入增幅達45%,博彩稅收在公共財政收入的占比高達80%以上;預計2012年,博彩稅收在公共財政收入的占比也在80%以上。
2012年12月5日下午,澳門英皇酒店3樓電子博彩機(內地俗稱老虎機)大廳內,上百臺電子博彩機前人頭攢動,一群來自內地、講一口標準國語的中老年女士正聚精會神地投注;旁邊還有幾個東北口音的中老年男士也在專心致志地操作。這里的電子博彩機每次至少需要投入20澳門元,每次至少按照0.5澳門元或1澳門元的倍數投注,這種玩法看似很小,但一個小時下來也可以輸掉幾萬元。記者嘗試了下,以100澳門元為本錢,玩了幾輪后贏了幾十澳門元,但隨后就一直輸,10分鐘之內,100澳門元就輸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