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至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廣西北海、欽州、南寧考察,圍繞經濟運行、改革開放、民生改善等開展調研。
考察期間,李克強來到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仔細詢問國家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是否放下來了,取消審批效果怎樣,有什么建議。他說,紙上談兵不如下馬服務,要從過去坐等審批轉向主動加強為企業為基層服務。
當前,全國上下正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此次活動主要是通過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推動黨的作風建設,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建設為民務實清廉的政府。李克強總理廣西調研時說的“紙上談兵不如下馬服務”,正是踐行群眾路線的鮮明導向,群眾路線就是要讓廣大黨員干部在實踐中受到教育,提高黨員干部的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
現在有些領導,尤其是主要領導由于忙于公務,下基層調研的機會比較少,因此只能根據匯報上來的材料和數據做出決策,這種高高在上、紙上談兵的做法,有時并不符合群眾的意愿,導致出現矛盾和沖突,甚至可能導致更大的隱患。紙上談兵,還會導致上級政策落實不下來,基層聲音傳遞不上去,這樣一來干部與群眾的距離越來越遠。
下馬服務,關鍵是在“服務”這兩個字上。首先要有為民服務的意識,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那作為領導干部更應該帶頭踐行黨的宗旨。下馬服務就是要走到群眾中去,哪里需要,就出現在哪里。把黨的政策落實到群眾中去,為老百姓造福,讓老百姓得實惠。其次,要掌握服務的本領,作為一名領導干部除了需要精通本職工作業務,還要善于學習,結合本職工作和上級政策,多為群眾提供幫助。這樣才是真正做到了知民情、解民憂。再次,下馬服務需要實干的精神。沒有實踐,只有空洞的理論,那就像沒有根的草,不可能生存下來,所以實干才是解決問題的最有效辦法。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實質,就是要解決黨內存在的“四風”問題,構建和諧的黨群關系。這就要求廣大黨員干部要轉變思想,多到人民群眾中間去,帶著政策去,帶著真心去,帶著服務去,這樣人民群眾才會滿意。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