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市委書記孫政才在黔江區主持召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渝東南片區座談會。他強調,渝東南地區在全市發展格局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各區縣要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按照生態保護發展區的定位,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突出發展特色,低調務實、少說多干,勇于擔當、積極作為,努力把渝東南地區建成武陵山區重要生態屏障、綠色經濟發展高地、生態民俗旅游帶和扶貧開發示范區。
座談會上,市發改委負責人就全市功能區劃分作了說明,黔江、武隆、石柱、秀山、酉陽、彭水6區縣黨委主要負責人圍繞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解決黨員干部中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四風”等突出問題,全市功能區劃分和區縣功能定位,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下半年打算等先后發言。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奇帆在會上分析了我市上半年經濟形勢,并對下半年經濟工作提出要求。孫政才最后作了總結講話。
孫政才指出,基層黨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服務群眾的橋梁紐帶,基層黨員干部作風如何,群眾有最直觀的感受,也最能體現黨和政府的形象。按照安排,各區縣明年上半年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活動的目的在于轉作風。轉作風刻不容緩,不能坐等,必須立即行動。各區縣要結合自身實際,提前準備謀劃,想在前、做在前,切實加強作風建設。要著力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紀律意識,牢固樹立“全市一盤棋”觀念;著力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切實解決好一些黨員干部宗旨意識不強、群眾觀念淡薄等問題;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在黨員干部中存在的“四風”等突出問題;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著力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既管用又能長期堅持的制度。以作風的切實轉變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
關于全市功能區域劃分和區縣功能定位,孫政才指出,市里將進一步修改完善方案,盡快出臺相關文件和配套措施,指導全市發展。渝東南地區地處渝鄂湘黔四省市交界地帶,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武陵山連片特困地區和全市少數民族集聚區,資源環境承載力有限,發展相對滯后,但同時也是一個特色鮮明且相對獨立的經濟板塊。按照全市功能區域劃分,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在全市發展大格局中地位十分重要。
孫政才強調,渝東南地區要按照生態保護發展區的要求,突出保護生態的首要任務,科學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系,發揮比較優勢,實現特色發展、差異化發展。要立足自身優勢資源,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加快發展特色效益農業,著力推動縣域經濟發展。要整合渝東南地區的自然資源和要素資源,科學規劃、合理開發,大力發展民俗生態旅游業,培育旅游強縣。要緊緊抓住國家在武陵山片區率先開展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試點的歷史機遇,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大力推進整村脫貧和實施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力爭使渝東南地區在武陵山區率先實現脫貧。要堅決貫徹落實好黨的民族政策,實現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為渝東南經濟發展和社會長治久安創造良好條件。
孫政才指出,我市上半年經濟形勢總體是好的,但一些區縣仍存在發展思路不清,發展壓力、動力、活力不足等問題。各區縣一定要自加壓力、做足準備、積極應對,堅決貫徹中央和市委的決策部署,統籌做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控風險、惠民生各項工作,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努力實現全年預期目標。要高度重視做好防汛抗旱、地質災害防治、安全生產、森林防火等方面工作,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市領導張國清、翁杰明、吳政隆、曾慶紅參加座談會。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