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幾所專業學校甚至是不太知名的專業學校畢業生統治一個行業,進而衍生出一種獨特校友文化現象,其實并不止于石油系統。
石油系統的反腐風暴正酣
8月27日,國務院國資委紀委對外公布,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華林、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冉新權、總地質師王道富等3人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一日之內,中石油三名高管落馬,輿論為之震動。而梳理三人的簡歷,他們竟系出同門。公開資料顯示,李華林1983年畢業于西南石油大學物探專業。冉新權1982年9月考入西南石油大學,先后獲得采油工程專業學士學位,油氣田開發工程專業碩士、博士學位。王道富則是西南石油大學地質77級校友。
三名校友同日落馬,讓“校友圈子”的議題再一次撞入人們視野。
三個“杰出校友”
今年50歲的李華林,1983年從大學畢業后即加入中石油。自2007年起任上市公司中國石油副總裁,此后兼任中國石油董事會秘書、昆侖能源董事會主席。
多名中石油內部人士透露,李華林是秘書出身,在上世紀90年代曾長期擔任秘書。“這也是李華林日后飛黃騰達的一個關鍵因素。”
與李華林的秘書出身不同,校友冉新權、王道富走的卻是“基層路線”。這兩人在基層摸爬滾打多年,并先后擔任長慶油田分公司總經理。
據了解,長慶油田是近年來中石油重點打造的“西部大慶”。 2008年,王道富離開長慶油田,赴北京履新。而他的接任者,就是冉新權。這對畢業于西南石油大學的校友,從2003年至今,先后執掌長慶油田十年之久。
據記者調查,冉新權在長慶油田的口碑并不好。8月27日16時50分,新華社正式發布冉新權被調查的消息。然而早在當日上午,長慶油田貼吧里便一片歡騰。一名自稱長慶油田員工的網友留言道:“冉把長慶油田搞得烏七八糟的,使勁地上產,可以說達到了竭澤而漁的地步,表面上看加速了長慶的發展,實際上加速了長慶油田的衰落。”
長慶油田員工介紹,王道富在長慶油田歷史上,已經算一名很有個性的領導,作為繼任者的冉新權,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僅對內強勢,對外也很強勢”。有媒體報道稱,近年來,長慶油田與陜西、甘肅等油氣田所在地時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2009年,甚至發生長慶油田護礦隊同靖邊縣公安部門的沖突,26名當地公安人員和9名長慶員工受傷。
一名在西南石油大學任教的老師告訴《廉政瞭望》記者:“王道富在大學時,雖然讀書很刻苦,但成績并不算拔尖。只能算那種很普通的學生”。
多年之后,李、冉、王三人都被視為西南石油大學“杰出校友”的代表。在各種校友聯誼活動中,三人經常會聚在一起。尤其是王道富與冉新權,既是校友,還是老鄉。“他們都是四川人,又曾在一個單位搭班子,還是前、后任關系,交情很深。”
不過如今,西南石油大學對這三名校友的情況卻不愿多談。記者在西南石油大學采訪期間,學校校友會的工作人員一聽說采訪主題與這三人有關,當即表示:“現在特殊時期,我們不能亂說話。”
桃李之盛
在中國石油系統,西南石油大學有著不可撼動的江湖地位。
上世紀80年代初畢業于西南石油大學,此后便一直留校任教的杜強,意氣風發地向《廉政瞭望》記者講述了這所大學的歷史——1958年3月,位于南充、武勝、遂寧的三口探井噴出高產油流,震動全國。時任石油工業部部長余秋里坐鎮南充,打響了新中國第一次石油大會戰。為了加快開發四川石油天然氣資源,也為西南協作區發展石油天然氣工業培養技術干部,國家決定成立第二所石油高校,校址就設在川中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川北重鎮南充市。西南石油大學首任院長,便由時任石油工業部基建司司長的馬載擔任。
50多年來,這所專業性極強的大學,為中國石油系統培養了數以萬計的人才。西南石油大學的大學精神也被提煉為:為祖國加油,為民族爭氣。
西南石油大學桃李之盛,從一個細節便可窺知。2012年2月,西南石油大學北京校友新春聯誼會上,校友們匯聚一堂。其中,來自石油系統的部級高官就達十余人。中石油股份公司副總裁劉宏斌、李華林,中石化股份公司副總裁焦方正,中海油技術總顧問周守為等三大石油集團的高管,均以校友身份與會。“聯誼會現場就可召開一次中國最頂級的石油產業高峰論壇。”參會的民營石化企業總裁如此說道。
本輪石油系統的反腐風暴中,與李華林、冉新權、王道富一道落馬的,還有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兼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永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近日發布公告,任命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劉宏斌兼任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大慶石油管理局局長。
“劉宏斌也是西南石油大學的校友,采油系79級的。”杜強告訴記者,“我的心情很復雜,看到那些落馬的校友很痛惜,但關鍵時刻充當救火隊長,沖在第一線的,也是我們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