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余姚10月09日訊 誰也沒想到,一個在福建登陸的臺風,讓浙江的一座城市陷入了巨大的危機之中,讓“余姚告急”成了全國矚目的話題。
今天下午,余姚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最新的災情,并就廣大市民和網友普遍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上瀉下不通
雨水全往城里灌
“菲特”登陸以來,余姚出現持續強降雨,災情十分嚴重,形勢十分嚴峻。據監測,至9日上午10時,全市過程雨量499.9毫米,全市79個監測點中有42個超過500毫米,其中最大張公嶺站819毫米。降雨量可能達百年一遇。
受連續強降雨影響,山塘、水庫、河網水位不斷上升。截至9日上午10時,四明湖水庫、陸埠水庫、梁輝水庫、雙溪口水庫等大中型水庫均超過了汛限水位。
由于余姚地處姚江中段,因為上游來水迅猛,下游寧波城區積水也比較嚴重,又遇到月初的天文大潮,姚江的水可謂“上瀉下不通”。
水位在8日上午9-10時,達到了5.33米,超過警戒水位1.56米,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高。
斷水斷電仍繼續
啟動Ⅰ級防臺應急響應
罕見的雨情、水情,致使余姚全市21個鄉鎮、街道不同程度受災,145個行政村和社區被圍,受災人口達832870人。
目前,城區仍然大面積受淹,主城區城市交通癱瘓,全線停水、停電,商貿業損失嚴重,市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山區公路交通也全部中斷。山區溪道、電站、灌溉等設施受損嚴重,平原河網的姚東浦塘全線漫堤。
據統計,災情致使余姚直接經濟損失69.91億元,其中工業、商貿企業損失35.1億,交通等基礎設施損失8.21億,農林牧漁6.12億元,水利設施2.78億元,城市受淹直接經濟損失15.2億元,其他損失2.5億元。
災情發生以后,余姚把防臺應急響應由Ⅱ級升為Ⅰ級,并成立了綜合保障組、搶險救災組等組織協調機構。
截至目前,全市調用了100多名部隊官兵和50多輛軍用卡車,全力救助受災重點區域、病老弱勢群體、外來臨時滯留人員等受困群眾,共轉移受困群眾61000余人。
何時能恢復正常生活
市政府解答八大熱點問題
對于如何恢復在后正常的生產生活,余姚市政府就八大熱點問題進行了解答:
問題一:積水何時能退去?
水位持續高位運行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東排不暢,隨著杭甬運河的裁彎取直,上游來水更加迅速,下泄流量更大,而受甬江潮位影響,姚江大閘只能候潮排澇,并且由于奉化江上游水庫泄洪,姚江下泄流量相應減少,東排緩慢而不暢,致使姚江干流水位長時間處于高水位運行;二是北排效益不佳,受杭州灣潮位影響且受上游河道制約,陶家路閘、臨海浦閘的排澇功能不能全部發揮;三是受城市化進程加快和農田、水面率減少及城區排澇設備、設施等情況制約,城區低洼地區遭遇持續強降水后積水嚴重。
目前,余姚正加大攔蓄和排水力度,姚江水位正在逐漸回落,根據當前水雨情,預計城區大部分區域積水在明后兩天有一個明顯回落,到12日左右可基本消除積水。
問題二、供電何時能恢復?
受嚴重積水影響,余姚市電網受損面積較大,部分變電站因積水停運,影響全市正常供電。
截至9日上午10時,因配電房進水、地質災害等影響,市供電局被迫拉停低壓配變臺區1570余個,全市涉及停電小區590個、停電村莊230余個、低壓停電戶數79600余戶。
為使受損電網盡快恢復供電,市供電局已陸續派出應急搶修隊五十余支,搶修人員千余人次,搶修車輛200余車次,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投入搶修。但由于積水嚴重,通行嚴重受阻,配電線路搶修困難重重。
待內澇、地質災害等消減后,搶修工作才能全力展開。
據悉,后續的搶修過程中,將分為三個部分:對臺風期間未受淹或受淹面積較小的小區,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恢復電力供應;對受淹水位較高的小區,為保障居民用電安全,先實施拉閘停電,在積水退去并經專業人員排查檢修確認安全后,及時送電;對位處地下室而被淹的配電房,出于搶修安全考慮,等水干后前往小區配電房更換開關、變壓器等設備,再行恢復供電。
問題三、供水何時能恢復?
供水方面,向城區供水的兩座水廠中,七里浦水廠因停電導致泵房受淹不能排水已停產;城東水廠仍在生產供水,已提高制水能力(8萬噸/日)和供水壓力。向姚西北區域供水的渚山水廠、馬渚水廠因停電導致泵房受淹均已停產,該區域已停止供水。
目前水廠正組織力量積極搶修,如果進展順利,馬渚水廠可在10月10日晚10時后恢復供水,預計供水能力可達到原先供水能力的一半(3.6萬噸/日);渚山水廠可在通電4天后恢復供水,屆時可解決姚西北區域居民的正常用水。
問題四、通訊何時能恢復?
截至目前,中國移動基站損壞嚴重,其中洪山至陸埠C3光纜中斷引起開環,馬渚、塑料城、洪山、西郊匯聚機房進水處于失效狀態,基站停電300余個,影響三分之一以上區域信號覆蓋。寧波聯通約有130處站點和30處固網接入點仍然處于退服狀態。
中國電信通信局站網絡運行也嚴重受損,全市近25%的電信固話和近33%的電信寬帶發生故障,約32%的電信C網基站發生斷站,且中斷仍在持續增加中。
目前,中國移動、寧波聯通正組織力量對市三防指揮部及核心站點進行搶修,確保核心站點正常運行。同時,中國移動正組織搶修隊伍、油機、車輛按照預案分區對主要設施實施搶修,并同步推進中心機房及主要匯聚點電力保障工作,爭取在今天12時前對50個核心基站進行應急搶修。中國電信也正組織應急搶修力量,對受損局站進行全面搶險,并做好重要局站排澇等重點工作,以確保C網和有線寬帶網絡的正常運行。
下步,中國移動將調集省、市公司等外援力量,積極做好設備搶修工作,在保障各鄉鎮核心區域信號覆蓋基礎上,及時推進對主要道路及中心村的搶修。同時,排摸互聯網及出租電路受損情況并分級實施搶修,力爭城區核心區域通信今天恢復正常。中國電信將全力以赴做好災后搶修恢復工作,全力保障和提升通信網絡可用率,確保手機通話和短信基本通暢。力爭災后1個月內基本恢復、3個月內全部恢復。
問題五、交通什么時候恢復?
臺風“菲特”對余姚的交通帶來了不小影響。目前,城區內積水依然嚴重,正常出行仍然十分艱難;公路發生大面積坍方,路基、路面被大量沖毀,部分路段路面積水嚴重,公路下穿路面積水排除艱難,滸溪線、甬梁線、梁周線、城東路、余梁公路等20多條公路先后中斷交通,山區公路交通全部中斷,平原地區公路除姚西北地區和甬余線外的公路交通基本中斷;所有中長途及高速還在正常運行,大量公交車進水,城市公交已全部停運,城鄉公交目前南片山區線路全部停運,平原地方除了531余姚-云樓、517余姚-青港停運外,其他正常運行;渡口客運已全部停運。
由于積水嚴重、道路受損,交通完全恢復正常,還需要一段時間。
通過余姚市交通運輸局的應急搶修,山區縣道以上公路,除密北線、陸上線袁馬至上莊段、袁毛線芝林至袁馬段、滸溪線四明山至奉化段(施工路段強制封道)外,都已單幅搶通。
接下來,交通運輸局將繼續全力做好山區坍方公路搶通、排除下穿路面積水等工作,加快恢復公路交通。城管局組織干部深入低洼地段的小區和道路,全力做好助推拋錨熄火車輛、清除道路障礙、城市排水等工作;市交警大隊正在組織力量,抓緊開展紅綠燈設施、交通護欄檢修等工作,力爭盡快恢復交通設施,以確保積水退去后交通設施正常運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在積水退去后,立即對市政道路進行清理修復,并做好9座立交橋的排澇和搶修工作,除西石山立交和玉立路立交外,其余7座立交橋今天可恢復通車。同時,政府將及時發布高速、長途客運及城鄉公交等各類信息,努力讓全體市民第一時間了解交通信息。
問題六、面對災情,生活物資供應情況怎么樣?有什么措施?
災情面前,食品、飲用水等物資供應情況,成為了廣大群眾關注的焦點。
據悉,余姚市已在臺風來臨前儲備了可供市民食用15天以上的物資,寧波、慈溪以及浙江日報等單位,也都在生活物資方面給予支持,寧波市里今天也調配大量食品。
到8日下午,市政府已從周邊縣市調集了礦泉水、方便面、餅干、饅頭等大量應急物資,物資可穩定充足供應。
針對出現的局部搶購物資的現象,市政府已發動商家優化物資調配、方便群眾采購,今天城區家家福南雷店、桐江橋店、富巷店,華潤萬家余姚店、陽明店,沃爾瑪城東店確定營業,各超市農村店也大部分開門營業,只有三江超市由于各門店停電和大部分員工無法上班等原因,不能正常營業。
當前物資供應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運力不足,特別是由于道路積水嚴重,物資配送車輛難以及時送到目的地。不過,這樣的情況,接下來將得到有效緩解。市里已經專門調配了10輛軍用卡車和10艘橡皮艇,全力保障物資運輸。
接下來,市里將根據災情變化,及時做好各蔬菜市場恢復營業等工作,以方便市民采購生活物資。同時,我們也懇請廣大市民積極開展自救互救,與市委、市政府同舟共濟、共度難關。
問題七、受災群眾如何安置?
截至10月8日12時,全市共轉移受災群眾99529人,設立避災安置點289個,集中安置34741人,發放救災物資176萬元,下撥救災資金100萬元。
接下來,市政府將盡最大努力做好受災群眾的安置工作:一是切實保障集中安置點內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及時發放食品、飲用水、藥品等生活必需品,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干凈水喝。二是做好群眾安撫工作,利用短信、網絡等途徑,及時發布抗災進展情況,引導群眾積極開展自救,確保社會穩定和人心安定。三是暢通信息渠道,及時接受求助者信息,第一時間開展施救工作。四是實地關注受淹地域的水位狀態,待水位下降,及時組織力量開展核查,并根據受災情況進一步安排救災資金,開展助房、助困、助醫等工作。
問題八、如何做好災后衛生防疫工作?
為防止災后出現疫情,有效保障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市政府將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積極開展災后疫情監測和防治。抽調醫療、防疫等相關工作人員,深入災區進行病例巡診,加強腸道等傳染病監測,密切關注聚集性病例等異常發病人群,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二是加強飲用水衛生監督監測。深入到災區一線,做好水源水和生活飲用水的水質監督監測和隱患排查,對于水源受到污染的災區,采取臨時供水措施,以保障人民群眾的飲用水安全。三是做好環境衛生工作。迅速組織環衛人員開展保潔清障工作,及時做好垃圾和淤泥清運工作,加強居民居住點、公共場所等重點區域和死畜、禽、鼠類等傳染源的消毒清理,確保“災后無大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