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 (沈宇波) 10月23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在北京正式啟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是我國霧霾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在區域復合型大氣污染面前,任何一個地區都不可能獨善其身”成為共識。
北京作為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區域,進入供暖期后,在治理大氣污染方面將面臨十分嚴峻的考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強調,做好今冬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是《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頒布后我們面臨的第一場硬仗,需要大家通力合作,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落實好中央領導同志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各項要求,共同打好這場攻堅戰。北京作為首都,要帶好頭。要下力氣抓好源頭控制、能源結構調整、機動車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優化、末端污染治理、城市精細化管理、生態環境建設、空氣重污染應急八大減排工程,組織全市力量攻關壓減燃煤、控車減油、治污減排、清潔降塵四大重點領域。
自今年上半年《北京2013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發布開始,各有關部門協同配合,在治理大氣污染方面的措施之多、標準之嚴、行動之快都是史無前例的,充分體現出全市上下治理大氣污染的決心。
多——多項措施密集應對
3月15日,《北京2013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發布,根據《行動計劃》,北京將掐斷多個污染源頭,不再新建、擴建使用煤、重油和渣油等高污染燃料的建設項目;全面實施第五階段輕型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力爭淘汰高排放老舊機動車約18萬輛;繼續推動高污染企業淘汰,實現2012年到2013年底累計達450家以上的目標。
4月7日,北京市2013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任務分解表公布,將從8個方面實施69項大氣污染治理措施,并將任務分解到了各區縣政府、市有關部門和單位,明確了主要污染物年均濃度平均下降2%的年度目標。
8月18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會議舉行,會議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等六個省區市加快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進行了動員和部署,環保部與六省區市人民政府簽訂了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呼吸保衛戰在京津冀大地正式打響。
9月2日,北京市環保局發布《北京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2013-2017年)重點任務分解的通知》,要求2017年全市空氣質量有明顯改善,重污染天數較大幅度減少,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下降25%以上,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9月9日,北京市住建委“史上最嚴”治揚塵措施出臺,各區縣城管部門與住建部門將派專人“死盯”全市各個土方工地,除了人員盯守,數百個實時監控探頭也在陸續上崗。揚塵污染嚴重的施工工地,會面臨“史上最嚴”處罰,施工單位將被暫停在京投標資格30至90天。
9月11日,正式印發《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明確了本市空氣質量改善的目標,提出了八大污染減排工程、六大實施保障措施和三大全民參與行動,并將各項任務措施分解落實到了各年份、各區縣政府和市相關部門等。
9月25日,提交市人大常委會二審的《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修改稿)》擬取消對違法行為加倍處罰的罰款上限,在禁止區域內露天燒烤、機動車尾氣超標等5類違法行為,可加倍處罰且不設置上限。
9月25日,北京市發改委主任張建東做《關于北京市“十二五”規劃綱要實施情況的中期評估報告》,表示綜合考慮今后兩年外部環境變化、資源條件約束、調整轉型需要等因素,北京擬將“十二五”規劃綱要中的GDP年均增速8%下調為達到7.5%左右。此外,由于“空氣質量二級和好于二級天數比例”指標已停止使用,擬將相應指標調整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總懸浮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比2010年下降15%左右”。
10月11日,北京市環保局官網頒布《北京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2013年修訂版,新預案對突發環境事件的分級作出大幅調整,事件導致死亡人數在各個等級均作出下調。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10人以上死亡,即為“特別重大突發環境事件”。另外,大氣污染事件首次被列入突發環境事件的分類因素之一。
10月14日,中央財政安排50億元資金,全部用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具體包括京津冀蒙晉魯六個省份)大氣污染治理工作,重點向治理任務重的河北省傾斜。該項資金以“以獎代補”的方式,按上述地區預期污染物減排量、污染治理投入、PM2.5濃度下降比例三項因素分配。
10月15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通知,在保持銷售電價水平不變的情況下,下調有關省(區、市)燃煤發電企業脫硫標桿上網電價。同時,對脫硝、除塵達標并經環保部門驗收合格的燃煤發電企業,提高上網電價。利用電煤價格下降騰出的電價空間,以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鼓勵燃煤發電企業進行脫硝、除塵改造,改善大氣質量。
10月16日,中國氣象局京津冀環境氣象預報預警中心在京掛牌成立。該中心是我國第一個區域性環境氣象中心,是北京市氣象局直屬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京津冀及華北區域環境氣象預報預警技術研究,制作發布空氣污染氣象條件等級、光化學煙霧等預報產品,制作發布重污染天氣、霧、霾、光化學煙霧等預警信息。
10月22日,《北京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正式發布。當預測未來持續3天出現最高紅色預警級別的嚴重污染時,將啟動全市范圍內機動車單雙號限行的強制性措施,并將提前24小時通知市民。
嚴——嚴格執行行動目標
7月1日上午,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安順在海淀區調研燃煤鍋爐改造和污染企業調整退出時強調,下定決心,迎難而上,打一場治理大氣污染的攻堅戰。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王安順強調,治理首都大氣污染迫在眉睫、刻不容緩。要順應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打一場治理大氣污染的攻堅戰。到2015年,要完成19個市級以上工業開發區2100蒸噸燃煤鍋爐改造;朝、海、豐、石四區完成剩余4900蒸噸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基本實現無燃煤鍋爐。
7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在北京市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上強調,要把治理大氣污染作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務求不斷取得新成效,實現到2017年PM2.5的年均濃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的目標。
8月6日,北京市農工委表示,北京日前全面啟動農村優質燃煤替代和農村用能結構調整工作,通過開展清潔能源推廣、農宅節能保溫改造、高效節能技術應用等方式逐步實現不燒或少燒燃煤,調整農村用能結構。2013年預計將減少農村劣質燃煤80萬噸。
8月20日,北京市人大邀請環保組織、專家和企業代表座談,有專家表示,面臨嚴重霧霾導致的人體健康受損,市民應該具有受害賠償權,政府可以將排污收費等經費用于對健康受損市民的賠償或補償,也有專家指出,北京市的大氣立法,無論是私人利益還是公眾利益,應增加環境損害賠償內容。
9月2日,北京市環保局發布《北京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2013-2017年)重點任務分解的通知》,《任務分解》明確指出,北京將取締露天燒烤等違法行為,每年組織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經營性餐飲油煙直排等違法排污行為。
9月2日,在北京市環保局召開的“向PM2.5宣戰”——《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分解》發會上,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與往常任何—次政府任務發布不同的是,在84項分解任務中,除責任單位外,還加了—項“牽頭單位及責任人”,42個委、辦、局及區縣和23家重點企業“—把手”名字全部在列。完不成環保任務則由過去的集體擔責轉變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個人“雙肩挑”。環保問責首次直指“一把手”個人,完不成減排指標領導班子將被“一票否決”。
9月10日,北京市環保局表示,目前在全市路面上跑的535萬輛機動車,年排放污染物達到90萬噸左右。為了更好地監測機動車達標排放,今年年底前,全市將建立遙感監測監控網絡,2016年將安裝150處環保探頭,遙測機動車尾氣排放。
9月17日,北京市召開大會,動員全市人民積極行動起來,迅速落實全國《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市委書記郭金龍強調,實現我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意味著我們要用4年左右的時間走完發達國家幾十年的歷程,我們必須全面貫徹中央部署要求,全力以赴打好大氣污染防治這場硬仗,努力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使首都空氣質量取得明顯改善。
9月23日,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安順冒雨來到位于順義、朝陽兩區的企業,調研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他強調,環境治理和保護是當前的頭等大事,要廣泛動員全民參與,開展企業自律的治污行動、公眾自覺的減污行動、社會監督的防污行動,共同改善空氣質量。
9月25日,北京市人大常委會上午聽取《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修改稿)》報告,法規修改稿最大的變化是首次增加了“公共治理”表述,有利于建立大氣污染公共治理機制。而對于個人來說,如果兩次以上違反露天燒烤、機動車排放等條款,都可能會受到加倍處罰,而且不設上限。
快——快速響應完成攻堅
截至8月,由于油氣回收不合格,北京市已有148座加油站接到了限期整改通知書,其中60座加油站被處罰,處罰金額共計36.186萬元。
8月29日,環保部發布《2012年度全國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情況考核結果》,其中中石油、中石化各因一項減排標準未達標,其新的煉化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申請被暫停,這也意味著“兩桶油”將暫時不能上馬新的煉化項目。這對試圖繼續大力發展業務的“兩桶油”而言,無異于扼住其“咽喉”。
9月11日,北京市園林綠化局表示,北京已啟動最大規模濕地修復工作,至2015年本市將建設10座市級濕地公園和10個濕地保護小區,使部分退化濕地得到恢復。
9月13日,北京金隅順發水泥有限公司正式關停燃煤窯爐。年底前,北京金隅平谷水泥公司也將完成停產。這兩家企業的調整,將使本市水泥產能每年減少150萬噸,本市“十二五”水泥產能壓減目標也將在今年底提前兩年實現。
9月15日,因施工現場泥濘、揚塵,未采取覆蓋、固化、綠化,車輛沖洗設施等,且問題嚴重或拒不配合執法,北京市城管執法監察局集中曝光了5家建筑施工企業,企業及項目負責人資質將予以扣分。
9月22日下午,“北京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召開,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委員劉國瑞在回答關于“今年提出要堅決零容忍露天燒烤”及相關問題時表示,從本月開始,有一個專門治理露天燒烤治理月活動,特意把九月份納入專項治理,正在開展檢查、執法、清理等為當前采取的主要措施。
10月下旬,北京市啟動建筑垃圾運輸執法檢查,多部門聯合執法,加大對渣土運輸及揚塵治理情況的查處力度。截止10月18日,北京市區兩級住建、交通、環保、城管、交管執法部門共查處存在揚塵污染違法行為的施工工地9起,渣土車遺撒64起,處罰尾氣排放超標車輛22輛。
10月20日,北京市城管執法監察局再次集中曝光本市問題嚴重、整改不力或拒不配合執法工作的11家建筑施工單位。這些單位存在施工現場出入口未設置沖洗車輛設施、可能產生揚塵污染的建筑材料未在庫內存放或者未嚴密遮蓋等違規行為,且問題嚴重、整改不力或拒不配合執法工作。對這些單位,除責令限期改正和依法處罰外,市城管執法局還將相關案件移送住建部門,對企業及項目負責人資質予以扣分。
今后,在新機制下,按照“責任共擔、信息共享、協商統籌、聯防聯控”的工作原則,北京等6省區市和環境保護部等國家部委,將執行一系列工作制度:
信息共享制度,依托國家現有的監測和信息網絡,逐步建立區域空氣質量監測、污染源監管等專項信息平臺,推動區域內信息共享。
空氣污染預報預警制度,建立健全區域空氣重污染監測預警體系,做好空氣重污染預報和過程趨勢分析,及時發布監測預警信息。
聯動應急響應制度,督導各省區市完善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實施區域重污染應急聯動,共同應對空氣重污染。
環評會商制度,開展規劃環評工作,積極參與區域內重大項目的環評會商。逐步建立專家參與的工作機制。
聯合執法機制,協調成員單位在6省區市轄區內開展專項執法,不定期組織開展聯合執法。
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希望不斷豐富區域協作內容,逐步建立協作長效機制,進一步深化區域聯防聯控工作;交流各地的好經驗、好做法,加強在信息共享、措施聯動等方面的溝通;強化中央單位與地方以及各地方之間的互動,按照“責任共擔、信息共享、協商統籌、聯防聯控”的原則,齊心協力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