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1個省(區、市)簽下治霾“軍令狀”,分別確立可吸入細顆粒物PM2.5濃度下降幅度的目標。
受訪的學者昨天向本報指出,京津冀和長三角都是工業燃煤重地,能否達標取決于官方的執行力度。地方領導簽下治霾“軍令狀”,也就是戴上了“緊箍咒”,若不能達標,領導就要被追責。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小川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簽下“軍令狀”的地方官員要保住“烏紗帽”,便會積極推進目標達成。
潘小川指出,北京市政府治霾采取了很大力度,并獲得中央的支持。過去一年京津冀周邊的污染企業受到整頓,自入冬供暖以來,北京總體上空氣質量比去年好轉,說明已見初步成效。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昨天向本報分析,官方制定了很高的減排幅度,接下來的挑戰就是對排放源頭進行有效的識別,從而進行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