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13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應大會發言人傅瑩的邀請會見中外記者,并回答記者提問。
失聯航班
一絲希望絕不放棄
●只要有一絲希望,我們絕不放棄搜救!
對于中國的航班安全工作,我們一直不敢放松,人命關天啊!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我的問題和失聯的馬航飛機有關。請問中國政府在民用、軍事以及衛星獲取圖像等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來全力參與失聯飛機的搜救行動?這起事件會否對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和海內外的旅游業產生影響?中國將采取什么措施確保國內以及海外中國公民的安全?
李克強:馬航失聯飛機上有239名乘客,其中154名是中國同胞,他們的親人心急如焚,他們的生命安危牽掛著中國政府和億萬中國人的心,現在我們也在急切地盼有消息,哪怕是一丁點好消息。
中國政府已經啟動了全面應急和搜救機制,現在到達相關海域的有8艘中國艦船,還有一艘正在駛向相關海域;我們還動用了10顆衛星進行信息技術支持,有任何疑點都不能放過。
昨天我還和在前方的中國一艘搜救船船長通話,請他們盡力、再盡力。我們對衛星圖像上發現的一些疑點,也在盡力地進行辨認。我們也要求有關方面加強協調,并且一定要找到馬航的失聯客機,查明原因,妥善處理相關各方面的事宜。只要有一絲希望,我們絕不放棄搜救!
至于中國的開放政策會不會變?不會!會有更多的中國公民走出國門。
反對腐敗
無論是誰犯法必懲
人民日報記者:去年我們也查出了不少貪官,這是否說明中國在制度方面還存在著某些缺陷?政府下一步在反腐敗上還會有什么新的行動?
李克強: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有貪必反、有腐必懲,取得新成效,我們會堅持不懈地做下去。
對于腐敗分子和腐敗行為,我們實行的是“零容忍”。中國是法治國家,不論是誰,不論職位高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是觸犯了黨紀國法,就要依法依紀嚴肅查處、懲治。
腐敗是人民政府的天敵。我們要用法治的思維,用制度來管權、管錢。今年要繼續推進簡政放權,而且要加快推進“權力清單”公布,界定權力的邊界,防止濫用權力。
對于社會關注的一些領域,比如像土地出讓金收支、礦產權轉讓等,我們要全面審計,要通過制度性措施,讓權力尋租行為、腐敗現象無藏身之地。
債務風險
勇于面對風險可控
●只要我們相互尊重、管控分歧、互利互惠,碰出的應該是和諧的聲音,而不是刺耳的噪音。
英國金融時報記者:國際市場高度關注中國金融和債務問題,認為這是全球經濟最大的風險之一。請問中國政府將如何應對這些問題?
李克強:關于對中國經濟有風險,甚至還有些不看好的報道,我也看到了,類似的報道可以說似曾相識。去年就有對中國經濟下行的擔心,但是我們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頂住壓力,完成了全年經濟主要預期目標。
對金融和債務風險我們一直高度關注,去年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我們果斷決定全面審計政府性債務,這本身就表明我們勇于面對。審計結果已如實對外公布,表明債務風險是總體可控的,政府的債務率在國際公認的警戒線以下,大多數債務還是投資性的。但我們不能忽視其中存在的風險,正在加強規范性措施。
我在兩會期間參加一個代表團的審議,有來自銀行界的代表問我,是不是資本充足率的要求偏高了一些?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但是我想我們只能這樣做,我們不能把今天的“墊腳石”變成明天的“絆腳石”。
周邊關系
磕碰難免縮小矛盾
●我們不能把今天的墊腳石變成明天的絆腳石。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去年中國領導人頻繁訪問周邊國家,提出了新的周邊外交理念與合作倡議,但周邊地區仍然存在一些分歧和矛盾。請問您怎么看待中國與周邊關系的前景?
李克強:中國是個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是13億人民的共同意志。去年記者會快結束的時候,我說過,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意志是不可動搖的。兩者歸結起來就是要維護穩定,為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早在60年前,中國和一些周邊國家就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四鄰周邊有時候難免有磕磕碰碰的情況,但是只要我們相互尊重、管控分歧、互利互惠,碰出的應該是和諧的聲音,而不是刺耳的噪音。
你的問題讓我回想起去年曾訪問東盟國家。我當時到了越南,和越南領導人達成海上共同開發、陸上合作、金融合作三頭并進的原則共識以后,也想聽聽民間的反應。我就晚上到了一家小店,那個女店主當時就認出了我,她說歡迎中國客人來。我就問她你怎么看鄰國的關系?她說還是和平友好吧。和平友好、和平共處,是四鄰百姓共同愿望。我們需要一起努力,擴大利益交匯點,縮小矛盾點,這樣就可以和睦相處,造福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