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此次訪歐在荷蘭海牙出席第三屆核安全峰會期間,將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中美元首在2014年的首度會晤。在中美關系近來顯得復雜的情況下,此次元首會晤對排除干擾、克服困難、把正共建新型大國關系基本方向具有重要意義。
中美雙方為此次習奧會進行了長時間的協調和準備,中間穿插了一些看似無關實有聯系的事情,最終把兩國元首今年的首度會晤定在荷蘭海牙。而會晤前夕,奧巴馬夫人米歇爾偕女訪華,兩兩相加、各持主輔,將掀起今年中美關系的第一個高潮。
今年以來,中美之間高層交往不斷,復雜信息也不斷。奧巴馬4月出訪亞洲繞開中國行程的確定、中美在南海問題上的隔空喊話、美國在中日關系緊張對峙中的平衡術、奧巴馬在白宮第三次會見達賴等,都顯示美國決心把“亞太再平衡”戰略一推到底,把對華政策的兩手用得更加有效。
白宮憂慮中國對外戰略變得“強勢”,有意對中國實施敲打、加強牽制,但面對亞歐形勢的急劇變化,其如意算盤打成了亂鼓點。當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狂妄偏執遭到普京絕地反擊敗,回看亞洲更加意識到離不開一個總體配合的中國。于是奧巴馬3月10日主動給習近平打來電話,就兩個突發事件噓寒問暖,表示“期待著很快同習主席會晤”,之后便切入美方真正關心的正題--烏克蘭局勢。
最令奧巴馬政府頭疼的,不是應付不了同普京的較量,而是美國全球戰略將不得不同時面對歐洲、亞洲、中東三個方向的困局,面臨總體部署失序和崩潰的危險。這一點,是審視和思考當下中美關系必須看到的。
歷史正把又一個難得的機會推向中國。這不應是哪個大國聯合中國對抗、削弱哪個大國的游戲,而是要重新聚合大國最基本的共同利益和責任,排除狹隘的陰謀論的操控和干擾,重塑一個完整、良性的大國關系格局,進而為主要力量進行互不排斥的自我調整和發展提供足夠的空間。中國需要有信心、有決心在此進程中發揮關鍵性的作用,而不是沾沾自喜、洋洋自得于東西顧盼、左右逢源帶來的短淺之利。
值此重要當口,海牙習奧會安排得尤為及時。會晤將在什么樣的氛圍下進行,以什么樣的價值和節奏討論哪些問題,并且最終取得什么樣的成果,值得關注和期待。
海牙會晤的性質是雙邊的,但在當前波云詭譎的形勢下應當更加突出戰略性和國際性。
會晤當然要重申共建新型大國關系的方向,這樣的重申過去兩年從未間斷,令人耳熟能詳,誰都能看出其中的溫度差。希望海牙會晤能成就一個轉折,見證美方對新型大國關系理念的態度從曲意逢迎邁向誠心以對,中美共建新型大國關系的努力從冷熱不均到雙向平衡。中國不要虛頭巴腦的承諾,要合作共贏的實績。
會晤應重點討論當下急需中美協調的國際地區問題,烏克蘭局勢首當其沖。在3月10日的通話中,習近平已向奧巴馬初步介紹了中方的立場,強調中國秉持客觀公正態度,各方當務之急是保持冷靜克制,避免局勢進一步緊張升級;要堅持通過政治和外交途徑解決危機。
盡管網絡上認為中國應坐視美俄斗破以從中漁利的聲音很大,難以相信主動尋求這種態勢是中國的政策。并且,已經開始利益談判的美俄真會給中國這樣的機會嗎?從中國領導人和高級官員就烏克蘭局勢迄已作出的表態看,中方顯然是在更高層面上和更廣范疇內思考問題的。一個總體穩定、良性、均衡的大國關系架構和歐亞地緣政治格局帶給中國的戰略紅利、崛起助力和外交拓展、經濟增長空間遠遠超過美俄關系破裂。
中國是美國在許多重要問題上不可或缺的伙伴,也是俄羅斯堅定不移的戰略協作伙伴,希望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努力能給美俄以借鑒和啟發。還沒有哪個時期像現在這樣,歷史賦予中國如此之大的主動塑造大國關系架構的能量,不抓住它將是中國的遺憾。
在烏克蘭問題上,中國當不起仲裁者,但卻可以在美俄歐之間起到一定的橋梁作用,前提是西方必須知難而退,克制自己的對俄擠壓、制裁沖動,收斂激進不切實際的冷戰殘余式想法,摒棄你輸我贏式的大國關系處理方式。與此同時,美國必須從在烏克蘭陷入的被動中汲取教訓,更加小心翼翼地對待中國的核心利益,學會切實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特別是在涉及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上。
中美元首海牙會晤還應體現反思的力度和價值。共建新型大國關系共識確立將滿一年,哪段路走對了、哪段路走偏了、哪段路該走卻還在原地踏步,雙方應當心里有數,在對表過程中坦誠相見。
在舉行這一重要會晤前,美方需要抓緊時間進行反思。中國經歷難以計數的困難仍能取得今天的發展成就,難道是牽制得了的嗎?美方智囊團不久前匆匆建議奧巴馬總統毀棄誠信再次會見達賴意義何在、效果何在,是使美國在對華交往中更加主動了還是更加被動了?
美方還要反思:在烏克蘭及克里米亞問題上,那么多中國公眾表達挺俄抗美之亢奮;在馬航MH370航班失聯事件中,那么多中國網絡言論認為這是美國蓄意制造的陰謀;在駱家輝大使離任之際,那么多中國媒體和網民極盡尖酸刻薄對其加以嘲諷——這些都是為了什么?
中美雙方都應意識到坊間情緒有多么嚴重,并且深思其形成原因和土壤,爭取用此次習奧會開啟一個重建公眾對中美關系信心的進程。
也許海牙習奧會難像2013年“莊園會晤”那樣有足夠充裕的時間和封閉環境就重要問題逐一進行深度對話,但足以在中美共建新型大國關系的路程上夯筑一個節點,化解幾個疑點,為此后三個季度里即將發生的更重要的中美互動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