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中國政府網三部門減輕企業負擔的訪談中,財政部綜合司副巡視員孫燕透露,財政部正會同發改委按年度來公布全國性的,以及中央部門和單位收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目錄。
盡管國家規定二級(含二級)以下公路不得收費,但是在一些西部省份的二級公路,仍和高速公路一樣在實施收費。但是未來新修建的二級公路,地方再想收費,可能不能自己做主了。
今后,凡是在目錄和清單之外的收費項目均為違規設立,一律不得執行,從而達到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的目的。
孫燕表示,近期財政部將會同發改委就完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目錄公示制度印發專門的通知。同時,今后地方政府無權設立新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
“地方性的法規和其他的政策文件都不能作為涉企收費基金的設立依據。”孫燕說。
多年來,在稅收之外,存在龐大的各種收費項目。這些項目到底有多少,總數有多少,不得而知。中央黨校校委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曾估計,2009年,進入預算內的收費罰款收入為8962.2億元,有統計的預算外收費罰款收入大約為7900億元,而無統計的預算外收費罰款收入估計在5100億元左右,共計約為21962億元,超過稅收的三分之一。
收費項目常態化更新
孫燕還透露,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也會按年度公布本級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目錄。
“在目前執行這項制度的過程中,我們已經考慮了社會和企業了解涉企收費情況方面的需求,在公布的收費項目目錄當中,對涉企收費項目都進行了專門的標識。”她說。
這意味著,今后所有涉企收費目錄清單都要實時對外公開,目錄清單之外的涉企收費,一律不得執行。
考慮到過去收費項目目錄按年度公布的,而一些收費項目可能在年度當中發生變化,財政部今后將收費項目實施常態化更新。
從1997年開始,國家就出臺了《關于治理向企業亂收費、亂罰款和各種攤派等問題的決定》,以便解決對企業亂收費等問題。
不過,盡管國家采取了大量的措施,目前企業負擔仍不輕。而全國有多少收費項目,收費總額是多少,收費主體是誰,收費用途是什么,無法得知。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巡視員景曉波透露,經過調查發現,有企業反映仍有亂收費情況。
比如,一些企業發現,涉及到收費的行業協會等社團組織普遍有10-20家,多的甚至高達40-50家,每年每家協會會費少則1-2千元,多的達數萬元,其中很多協會收費多服務少,甚至是不服務。除收取會費外,一些協會還利用行政資源開展資質鑒定等活動并收取費用,企業對此苦不堪言、反映強烈。
工信部作為主持企業減負聯席會議日常工作的單位,目前正聯合民政部等有關部門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相關的規范措施。下一步預備進一步推動政社分開,制止協會利用行政資源強制收取費用。
他透露,目前工信部有關專家也起草了《保護企業權益條例》(草案),也向全國人大提出了加快相關法制建設的建議。下一步在此基礎上積極推進,盡快研究出臺相關法規,為減輕企業負擔、保護企業權益提供法制保障。
地方無權新設收費項目
上述《通知》一個亮點在于,地方以后將無權設立新的收費項目。
孫燕指出,今后地方性的法規和其他的政策文件都不能作為涉企收費基金的設立依據。
對于沒有法律、行政法規依據,但按國際慣例或對等原則確需設立的收費項目,一定要由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審核后報國務院批準,審批的權限上收到中央一級,地方政府無權設立新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
21世紀經濟報道發現,目前很多收費項目仍在地方普遍存在,比如二級公路收費,全國取消了,但是一些西部省份仍在實施。此外,還有一些收費期已經截止的收費站,也在收費。
今年兩會期間,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曾痛批這種政府亂收費亂象,引起現場委員們的強烈共鳴。
他稱,全國一年僅公路罰款就達3000億元,很大一部分是不合理收費。至于像房地產這樣的行業,收費項目更是多達數十項。另外,隨著國家進一步取消了一些行政收費項目,但是出現了一些前置性項目,收費轉到了中介部門。
對此,發改委價格司巡視員張滿英指出,目前企業對一些中介機構依托行政審批權力強制或變相強制企業接受技術審查、評估論證等服務,支付高額費用的問題,反映較大。
這些問題表面上看是屬于收費不規范,實質根源是政府簡政放權和職能轉變不到位所致,因為審批的項目多,所以相應地就會有一些收費。
他認為,根據新的《通知》要求,今后要全面清理行政審批前置服務項目及收費,特別規定和強調要取消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前置服務項目,最大限度減少前置服務項目和收費。
同時,收費項目要公開,并且還要推進引入競爭機制,通過市場調節價格。重點要規范行業協會、中介組織的收費行為,嚴禁其利用行政資源強制收取費用。
“對這些行為一經發現要堅決予以曝光,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及黨中央國務院有關規定進行嚴肅處理,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他說。
他透露,近日發改委等多個部門發出《關于整頓規范進出口環節經營性服務和收費的通知》,提出要全面整頓規范直接涉及進出口環節管理服務的經營性服務和收費,取消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進出口環節行政審批前置服務項目,依法治理借行政權力壟斷經營、強制服務、強行收費行為。
據悉,下一步國家在進一步清理和整合規范現行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的同時,一些具有稅收性質的收費基金項目并入相應稅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