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國際奧委會最終投票確定2022年冬奧會舉辦城市還有一年時間,北京冬奧申委日前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會上再次強調了要堅持“節儉辦賽”理念。昨天,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副會長蔣效愚表示:“我想冬奧會的場館建設不會去刻意追求地標性建設理念,主要理念還是滿足舉辦冬奧會比賽的實際需要,按照這個模式和要求來建造。”
今年索契冬奧會期間,北京冬奧申委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長楊曉超在介紹申辦冬奧會的總體規劃時表示,未來將在北京城區、延慶縣以及河北張家口地區建設三個相對集中的場館群。根據規劃,舉辦2022年冬奧會將需要12個競賽場館。
申辦2022年冬奧會將充分利用2008年北京奧運會遺產,對現有場館及設施進行改造之后承辦冰上項目比賽,開展冬季體育活動。2022年冬奧會將盡可能多地利用現有場館,只有少量場館需要新建。新建場館也將采用永久和臨建相結合的方式:永久場館與2008年奧運會場館一樣,將在賽事結束后作為運動員訓練比賽、大眾休閑健身及其他大型活動的場地,進一步拉近體育場館與公眾的距離,讓公眾享受到奧運場館的服務;臨建場館賽后實施拆除。這樣既可節約大量資金,也便于賽后利用。
在北京冬奧申委的初步規劃中,一旦2022年冬奧會申辦成功,所有的冰上項目將集中在北京城區進行,分布在5個場館。國家體育館和五棵松籃球館將進行冰球比賽,水立方游泳中心的項目為冰壺,首都體育館是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比賽場館,屆時這四座場館都將根據賽事要求進行相應改造。另外在奧林匹克公園附近將新建一座國家速滑館和一座訓練館,冬奧會期間將進行速滑比賽。
“鳥巢、水立方一開始也是為了滿足北京奧運會的需要,在建設過程當中,由于建筑造型好,各方面功能也好,在國際上的場館建設當中獨具特色,所以客觀上形成了一個具有地標性的體育場館,鳥巢很具視覺沖擊力,水立方的膜結構也是一種創新。”蔣效愚說,“我想冬奧會的場館建設不會去刻意追求地標性建設理念,主要理念還是滿足舉辦冬奧會比賽的實際需要,按照這個模式和要求來建造。當然如果既滿足需要,又很具特點,還符合‘節儉辦奧運’的原則,那咱們樂觀其成,這種好事誰都希望多多益善。”
五棵松體育館
占據北京商演半壁江山
申辦成功將舉辦冰球比賽
目前室內外總共擁有近100片籃球場的五棵松體育館堪稱籃球公園,大部分場地對人們免費開放。2022年這里很有可能成為冰球公園。在北京申冬奧委的計劃里,這里是舉辦冰球比賽的好地方:主場館標準可容納觀眾1.8萬人,根據冰球比賽場地規格,場館東西兩側可伸縮活動看臺收回,南北兩側移除部分活動看臺坐席用于設置裁判席及球隊席,冰球比賽場館可用坐席1.5萬個。
建設和運營五棵松體育館的華熙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淑俠昨天說:“五棵松體育館的前期投入大約十七八億,后期改造又投入了6億。改造過程中我們加入了制溶冰設施,4個小時就可以將場地變成冰場。當時也只是想可能會承辦一些冰上的演出賽事,比如說冰上雅姿,沒想到會有機會承辦冬奧會的賽事。”
2010年,還在摸索后奧運時代再利用的五棵松體育館全年只通過租賃場館獲得了120萬元的收入。商業模式確立后,2011年場館活動由前一年的60場增加到80場,2012年增加到100場,2013年更是達到創紀錄的131場。目前五棵松體育館一年的使用率達到70%,在這里進行的營業性演出數量占全北京市場的50%以上。
據王淑俠介紹,雖然體育館運營情況良好,但是依舊無法完全自力更生。五棵松體育館一年的基本運營費用需要4000萬至5000萬,差不多可以和收益相抵,但是每年高達6000萬元的折舊費需要集團負擔。
水立方 連年實現盈虧平衡
申辦成功將舉辦冰壺比賽
北京國家游泳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是北京國資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全面負責水立方的賽后運營管理。進入后奧運時代,水立方于2008年9月30日對公眾開放進入試運營階段,2009年10月開始賽后改造工程,2010年7月重新對外開放。改造完成后,直接面對公眾、游客開放運營的面積從原來的4.9萬平方米增加到7.7萬平方米,在預留區域內完成了亞洲最大的室內嬉水樂園建設,運營面積占工程總面積的比例由改造前的54%提到78%。
自2008年9月開放至2014年6月,水立方累計接待海內外游客1419萬人次,舉辦了商業、文化演出、體育賽事、公益、藝術展覽等大型活動800余場次,為82萬人次群眾提供了游泳健身服務,開發出特許商品1000余種,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目前水立方已連年實現場館盈虧平衡,因為賽后運營成果顯著,被譽為“奧運場館賽后利用的典范”。原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稱贊水立方是“設施最完善、開放程度最高、運營效果最好的奧運游泳館”。如果2022冬奧會申辦成功,這里將臨時改造為冰壺場館。
鳥巢 檔期排到明年9月
申辦成功將舉辦開閉幕式
自北京奧運會后至2014年7月,主體育場——鳥巢累計接待中外游客超過2300萬人次,舉辦各類賽演活動150余場次,其中參與人數萬人以上的大型活動80余場次,參與人數4萬人以上的國際頂級賽演30余場次。國家體育場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相軍昨天表示:“保守估計,這150余場賽演活動平均上座率過萬人,其中滾石30周年演唱會和意大利超級杯米蘭德比的參與人數超過8萬。”
除了傳統的場地租賃收益以外,鳥巢現在也會自主舉辦一些活動,比如鳥巢歡樂冰雪季。國家體育場有限責任公司在鳥巢的主外場6萬余平方米的場地內設置了高臺滑雪、冰上碰碰車、冰壺、雪圈廣場等20余個冰雪游樂項目,將冬季的鳥巢變身為可看、可玩、可體驗的冬季冰雪主題樂園。作為首都市內唯一的專業滑雪場,自2009年開業以來,鳥巢歡樂冰雪季已經連續舉辦五屆,吸引了超過100萬中外游客現場參與,已成為北京市冬季具有代表性的群眾體育文化活動品牌。
鳥巢一年的基本維護費用超過6000萬元人民幣,所以國家體育場有限責任公司積極開源節流。相軍說:“如果是一場演出租賃場地的話,一天的基準價是300萬元人民幣,不過這一天大概相當于5天,因為包括搭臺等前后期。我們會根據賽演的分量適當調整租賃的價格,另外我們也會免費租賃場地,但是參與賽演的流水分成大約20%至30%。”據透露,鳥巢的檔期已經排到了明年9月,因為明年的田徑世錦賽將在鳥巢舉行。
國家體育館 打造首都文化新地標
申辦成功將舉辦冰球比賽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家體育館舉行了體操、蹦床、手球等賽事。2010年,北京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將國家體育館的產權及經營權移交北京演藝集團。截至2014年7月底,國家體育館共舉辦和承辦大型文化體育及商業活動156場,接待中外觀眾超過百萬人次。值得一提的是,有超過60%的大型演出、國際比賽和大型活動等是由北京演藝集團或國家體育館參與投資、主辦或承辦的。
目前國家體育館形成大型演藝活動區、北京演藝中心劇場、小劇場演藝群、廣場休閑體驗區、小型文化商務活動區為核心的五大經營區域。與此同時,國家體育館逐漸探索奧運場館賽后利用“全產業鏈”模式,形成大型文化演出活動商業運營平臺、營銷贊助平臺、商業開發平臺、自主知識產權演藝項目扶持平臺、文創發展資金平臺、跨區域聯盟平臺、北京優秀文化項目展示平臺等七大平臺為運營體系的整體經營模式。
在北京冬奧申委的規劃中,國家體育館將舉辦冰球賽事。市場總監宗韶妮昨天表示:“國家體育館是全亞洲最大的室內體育館,硬件條件完全具備承辦冬奧會賽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