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鼓噪所謂“中國攔截美軍偵察機”,在國際上頗是引起一番風波。但美國單方面的說法就是事實真相嗎?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2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對相關問題一一做出澄清:所謂“中國軍機攔截”的說法根本不成立,美軍對華高頻度抵近偵察才是引發海空意外事件的根源,至于美國國務院聲稱“每次偵察活動都預先向中方通報”更是子虛烏有。
在記者會上,楊宇軍首先澄清說,所謂中方“起飛攔截美軍偵察機”的說法是不成立的。他強調,該事件的實質是美軍飛機對中方頻繁地抵近偵察,所以這應該叫“美軍機抵近偵察”事件。楊宇軍說:“關于這件事情的原委,大家如果看看地圖的話,其實就很清楚了。這個事情的發生地距離中國海南島220公里,不是距離美國夏威夷220公里,更不是距離佛羅里達220公里,因此事情的是非曲直是顯而易見的。”
無論五角大樓還是美國國務院都批評該事件的中方飛行員“動作不專業”,甚至還有美方評論說,“中方的行為是魯莽、危險”。楊宇軍對此回應說,中方飛行員的操作是專業的,是顧及到安全因素的。“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的飛機是非常寶貴的,我們飛行員的生命更加寶貴。同那些讓本國軍隊飛行員每天在別人家門口飛來飛去的國家相比,我們更加珍視人員安全和裝備安全”。他在進一步解釋時說,美方總是糾纏于雙方軍機接近距離等技術性問題,卻忽略對華保持高頻度抵近偵察這個政策性問題。長期以來,美軍艦機對中國進行大范圍、高頻度的抵近偵察,嚴重損害中國安全利益,嚴重損害中美戰略互信和雙邊關系,美軍對華高頻度抵近偵察才是引發海空意外事件的根源。美方一方面表示愿意深化中美兩軍關系,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放棄對華頻繁抵近偵察。美方所作所為是否有利于兩軍互信合作,這個結論并不難得出。
美國國務院25日曾聲稱,美方抵近偵察一向“公開透明”,會提前通知中方。楊宇軍澄清說:“美方的有關言論是不符合事實的,美軍艦機對華抵近偵察活動從來沒有向中方通報過。”他強調說,如果一種行為是錯誤的,那么不論它是否透明,不論它是否向其他國家通報,都不能夠改變這種行為的錯誤性質。
楊宇軍在回答《環球時報》記者提問時還說,近年來美軍艦機對華抵近偵察可以說有以下幾個特點:范圍大、頻度高、距離近。特別是中國軍隊在有關海空域舉行演習、訓練或者試驗時,美方常常不請自來,有時甚至于闖入中方事先公布的演習或者訓練區域。美方這種行為極易引發誤解誤判,也可能造成海空意外事件。因此,中方敦促美方減少直至停止對華的抵近偵察活動。“對于美方的這種高頻度抵近偵察活動,在外交上,我們已通過多種渠道向美方提出了交涉,坦誠表明了中方的立場;在行動上,我們也嚴密監控美軍偵察活動,針對不同程度的威脅,視情采取相應措施,保衛國家的海空安全”。
回答中方是否考慮在南海建立防空識別區的問題時,楊宇軍說,中國有權根據國際法和國際慣例劃設防空識別區。但是否以及何時劃設,取決于是否面臨空中安全威脅和空中安全威脅程度,這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
對于“解放軍將繼續裁軍”的傳聞,楊宇軍表示,軍隊有關部門正在研究論證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重大問題。他強調,當前涉及國防和軍隊改革方案的許多言論均屬猜測,希望外界不要作過度解讀。
楊宇軍還對于近來國內關注的學生軍訓事件做出回應。他說,在校學生參加軍事訓練是很多國家的普遍做法。我國學生在校期間接受軍事訓練,是根據《兵役法》和《國防教育法》作出的安排,對于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增強國防意識,提高身體素質都有重要意義。他表示,“近期發生一些與學生軍訓有關的意外,我們對涉及的學生及其家庭表示誠摯的慰問。軍隊有關部門已采取相應措施,要求加強軍訓教官的培訓和管理,提高軍訓工作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