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斯里蘭卡期間,正式啟動雙邊自貿區談判,雙方同意加快談判進程,爭取盡快結束談判,以使兩國企業和民眾早日受益。
事實上,兩國今年3月就已宣布完成了關于自由貿易協定的可行性研究,大半年前就已得出“建設自貿區符合兩國利益”的結論。在習近平對斯里蘭卡的國事訪問期間,宣布正式啟動談判,也可以看出雙方對自貿協定的重視。
中國現代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向南都記者表示,同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相比,南亞的發展滯后性更加突出。“中斯自貿區將會是中國在南亞地區的一個突破口”,陳鳳英說,互聯互通能更好帶動南亞地區發展。
記者了解到,兩國最終簽署關于自由貿易協定之前,往往需要經歷高層表態、可行性研究和談判幾個階段。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戰略研究部副研究員徐長春說,各方在可行性研究的階段就已經評估了解了自貿區建設各方面的利益利弊、可能的紅利分割以及對各自政治經濟社會的影響。
中國領導人出訪多國期間,都提及“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徐長春認為,中國斯里蘭卡自貿區談判啟動也有這一背景。斯里蘭卡地處中國海洋運輸的重要通道之上,又是中國提出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環。“中斯自貿區若能談成,將有助于中國向西邊開放的西進戰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沈驥如是說。
“點位很重要”,徐長春表示,中國推進自貿區的布局就像下圍棋一樣,以點帶面,投石問路。中斯關于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內容,對本地區國情接近條件相似的國家,具有一定的示范效應。一旦中斯自貿區得以最終簽署,并發揮效果,就會加速中國同南亞國家簽訂自貿區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