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月16日消息 10月15日,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與美國嘉年華集團在2014第九屆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大會上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合作,在中國從事具有中國特色的豪華郵輪、郵輪旅游、郵輪母港及母港城的運營與建設,發展中國郵輪經濟產業。其中,中船集團將負責郵輪的設計建造,嘉年華集團負責郵輪的運營管理。自此,中國造船企業邁出自主設計建造豪華郵輪的步伐,標志著中國造船業產品結構調整向高精尖方向挺進。
據了解,中船集團與嘉年華集團的合作交流已近2年。在推進合作的過程中,雙方一致認為,快速增長的中國郵輪旅游市場為全球郵輪產業發展帶來了重要機遇,雙方應建立密切的戰略合作關系,爭取國家與地方政府支持,在中國合作運營并建設豪華郵輪船隊,積極推進和引領中國郵輪經濟產業發展。
中船集團董事長胡問鳴表示,“現代服務業與先進裝備制造業的完美結合是發展郵輪經濟產業的重要前提與有效商業運營模式,從目前的旅游和航運市場發展情況看,中國需要約50艘豪華郵輪,成功自主建造出第一艘十分重要。豪華郵輪與LNG船、航空母艦并稱‘造船皇冠上的明珠’,摘下最后這顆明珠,也是中國幾代造船人的夢想”。他說,豪華郵輪作為一種高附加值船型,其研發和建造技術長期以來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家歐洲企業手中,目前,世界80%以上的豪華郵輪均由芬蘭、意大利、法國、德國四國船廠建造,給歐洲帶來了豐厚的回報。2010年,歐洲郵輪產業給歐洲整個經濟帶來約352億歐元收入,其中,140億歐元為直接收入。到2014年底,歐洲各船廠預計將建造出23艘新郵輪,總投資近110億歐元。從世界范圍看,全球造船業的中心已轉到中國,中船集團今年的船舶新訂單與手持訂單已穩居世界第一,但仍集中在散貨船、油船、集裝箱船等常規船型。目前,許多發達國家造船業重心已向豪華郵輪轉移,日本和韓國也已開始進入這個市場。攻克豪華郵輪自主設計建造的難關,拿下造船業三顆“明珠”中最后一個堡壘,實現中國造船強國夢,是中船集團應有的時代擔當。
嘉年華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阿諾·唐納德(Arnold W. Donald)表示,嘉年華集團對中國市場非常重視。當前,國際郵輪旅游產業重心東移,將會催生出更多的郵輪需求,以中國為核心的亞洲郵輪市場已成為全球最具成長性的市場,預測到2020年中國游客將占全球的50%,中國對豪華郵輪的需求將會不斷增加。近年來,中國造船業實現了快速發展的目標,技術及建造能力不斷增強。豪華郵輪絕非簡單的運輸船,其建造的技術要求甚至比航母還高,特別是藝術含量很高。他認為,作為全球最具實力的造船企業、中國第一大造船集團,中船集團有實力摘下這顆“明珠”。
要想成功自主建造出我國第一艘豪華郵輪,胡問鳴表示,必須堅持船港一體,郵輪運營、郵輪母港、母港城、旅游、物產開發與船舶建造緊密有機結合的商業運營模式;必須秉持船舶建造與建筑裝潢藝術相結合、船舶建造與民族文化相結合的理念,通過現代服務業與先進裝備制造業的融合,相互促進、互利共贏。豪華郵輪設計建造是“海上建筑師”與“藝術設計師”的通力合作、充分配合,是產業與服務、技術與藝術的最佳融合,目前,中船集團已在郵輪建造核心競爭點及設計能力、整船建造、內飾與客艙建造、項目管理等方面做了充分探索,積累了豐富經驗,為與各方全面開展合作做好了充分的資金及技術準備。此次與國際著名郵輪運營商嘉年華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可更好地借助國際郵輪巨頭的實力,發展中國郵輪經濟產業,進行國際技術交流,通過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快速推進該項工作,實現中國人自主建造豪華郵輪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