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近日聽取公檢法司關于貫徹實施刑事訴訟法和落實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情況的報告。市人民檢察院表示,北京利用覆蓋全市的情報信息系統緊盯職務犯罪。
記者了解到,去年市人大常委會開展了新刑訴法的執法檢查,并聽取“兩院”貫徹新刑訴法的專項工作報告。一年過去,根據常委會安排,內司委此次以全體會議的形式當面聽取各執法機關關于新刑訴法落實情況的報告,是人大監督司法工作的有益探索。
電子證據采集14萬項
市人民檢察院介紹,全市檢察機關適應修改后的刑訴法證明標準提高、律師介入提前、非法證據排除等新要求,擺脫口供依賴,加快推進偵查取證模式從“由供到證”轉變為“由證到供、供證相輔”。
為此,建成全市情報信息系統,加強立案前和采取強制措施前的調查取證工作,及時獲取物證、書證、電子證據等客觀證據。自今年3月運行以來,共采集各類信息14萬項,利用客觀證據成功突破了一批職務犯罪案件。
非法證據一年排除36件
檢察機關還明確了排除的標準。對以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取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堅決予以排除;不能排除非法取證嫌疑以及同步錄音錄像與筆錄內容有實質差異的,也一律予以排除。去年以來,全市共啟動非法證據排除案件67件,依法排除非法證據36件,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4件,啟動瀆職犯罪偵查2件。
防止權錢交易逃避懲罰
在對偵查活動的監督方面,針對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立案、不應當立案而立案的問題,依法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理由90件,通知立案40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立案理由7件,監督撤案5件。
此外,將頻繁調監、過高計分進而立功減刑現象作為監督重點,依法糾正執行機關不當提請減刑假釋13人,發現并移送2起職務犯罪案件線索,切實防止“有權人”、“有錢人”通過權錢交易逃避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