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日前就深入推進平安中國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法治是平安建設的重要保障。政法綜治戰線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把政法綜治工作放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大局中來謀劃,深入推進平安中國建設,發揮法治的引領和保障作用,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矛盾和問題,加強基礎建設,加快創新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高平安建設現代化水平,努力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習近平指出,近年來,政法綜治戰線緊緊圍繞影響群眾安全感的突出問題,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推進平安建設,為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維護社會大局穩定、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深化平安中國建設會議3日在湖北武漢召開。會議強調,全國政法綜治部門要緊緊圍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牢牢把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要求,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發揮法治的引領和保障作用,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堅持問題導向、法治思維、改革創新,進一步加強基礎建設,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升平安中國建設能力和水平,努力使影響社會安定的問題得到有效防范、化解、管控。
■ 解讀
“平安中國包含三個層面”
這是近兩年來,習近平第二次對推進平安中國建設作出指示。去年5月,習近平就建設平安中國作出重要指示。
什么是“平安中國”?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學教授褚松燕說,它應包括三個層面,社會治安良好,有完善的矛盾沖突解決機制,財富公平分配;國家保證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公共的安全,為民生和公民權利的救濟和保障提供公平的制度環境;每個人對自己負責。
中央黨校教授卓澤淵認為,中國目前處于轉型期,社會出現一些不和諧因素。在這樣的情況下對平安中國建設進行指示,就是要讓人民生活得平靜、美好、和諧。
在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看來,“平安中國的構建,要通過建設法治社會來實現。”領導人高度關注平安中國,實際上就是關心老百姓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