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東盟輪值主席國緬甸聯邦共和國總統吳登盛邀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于當地時間12日下午乘專機抵達內比都國際機場,出席第十七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第十七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和第九屆東亞峰會,并對緬甸進行正式訪問。
南海問題
爭議不影響南海總體穩定
李克強指出,鄰國是不能選擇的,彼此長相往來,低頭不見抬頭見,磕磕碰碰在所難免。中國古訓說“里仁為美”,只要我們始終秉持以誠相待、求同存異之心,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爬不過去的坡。
在東亞峰會上,李克強闡述了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原則立場。他指出,中國與東盟國家互為近鄰,共同利益廣泛,但也有不同關切,難免出現一些分歧,這并不奇怪。他強調,雖然中國與個別東盟國家間存在南海爭議,但這并不影響南海總體穩定,南海航行自由與安全也是有保障的。
李克強指出,中國與東盟國家明確了處理南海問題“雙軌思路”,即有關具體爭議由直接當事國通過談判和協商解決,南海和平穩定由中國和東盟國家共同加以維護。我們同意積極開展磋商,在協商一致基礎上早日達成“南海行為準則”。中國愿與東盟國家努力讓南海成為造福地區各國人民的“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
晚宴
安倍主動同李克強簡短交談
11月12日,東亞峰會歡迎晚宴期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主動同李克強總理進行簡短交談。
李克強強調,遵循中日之間四個政治文件精神是實現中日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只有以史為鑒,才能更好地面向未來。希望雙方能夠相向而行,推動中日關系克服政治障礙,回到正常發展軌道。
安倍表示,日本愿意按照最近雙方達成的有關四點原則共識,正視歷史,基于共同利益發展日中戰略互惠關系,推進兩國經貿等領域合作。
10+1
中國愿與東盟國家建跨境產業園區
李克強昨天在出席一系列會議中表示,中國將繼續把東盟作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支持東盟政治安全、經濟和社會文化共同體建設,打造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他指出,中國與東盟正在努力爭取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談判盡快完成,并支持香港與東盟推進自貿區談判進程。中方愿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模式開展投資協定談判。他表示,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經歷了“黃金十年”,正步入起點更高、內涵更廣、合作更深的“鉆石十年”,具備天時、地利、人和。
建議
中國與東盟成立海洋合作中心
在10+1領導人會議上,就打造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李克強提出六點建議:
第一,協力規劃中國-東盟關系發展大戰略。盡快啟動制定《中國-東盟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伙伴關系聯合宣言》第三份行動計劃(2016-2020)。積極商談簽署“中國-東盟國家睦鄰友好合作條約”。
第二,共同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力爭2015年底前完成自貿區升級版談判。中方愿以更加開放的態度,與東盟探討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模式開展投資協定談判。中國愿與東盟國家推進建設跨境經濟合作區和產業園區。
第三,加快建設互聯互通基礎網。在推動陸海通道建設的同時,加強通信、電力、網絡等領域的聯通規劃和建設,提供資金支持,著力改善通關便利、市場監管、標準規范等互聯互通的軟環境。
第四,精心營造海上合作新亮點。將2015年確定為“中國-東盟海洋合作年”,進一步深化海上合作,加強海上執法機構間對話合作,成立海洋合作中心。落實好《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路線圖》。共同實施好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項目。
第五,努力保障傳統領域和非傳統領域“雙安全”。辦好明年中國-東盟防長非正式會晤,探討建立中國-東盟防務熱線,并開展聯合演練。深化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合作。盡快將《災害管理合作安排諒解備忘錄》落實到合作項目。
第六,積極開拓人文科技環保合作新領域。加快落實《中國-東盟文化合作行動計劃》。加強教育、農村減貧、公共衛生人才培養、科研、環保等領域合作。
10+3
中方愿幫東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地時間13日下午在緬甸內比都出席第十七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
李克強在講話中說,東盟十國與中日韓三國地緣相近、經濟互補、文化相通,10+3合作有力促進了東亞一體化進程。他表示,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變,發展的韌性、潛力和回旋余地很大,完全有條件保持中高速增長、向中高端水平邁進,繼續為東亞地區各國提供更多發展機遇。
建議
建成東亞地區最大自貿區
李克強就加強10+3合作提出六點建議:
第一,推動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靈活務實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談判如期在2015年底前完成,建成東亞地區最大自貿區,建立開放公平的區域投資貿易環境。
第二,提升區域金融合作水平。加強財金合作,應對潛在的短期流動性困難。逐步建立區域高效監管協調與預警機制。進一步擴大本幣互換和跨境貿易本幣結算,加強清算機制建設。
第三,密切地區互聯互通。中方愿與日韓加強協調,幫助東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中日韓三國應與東盟互聯互通合作委員會加強溝通,探討制定“東亞互聯互通總體規劃”。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加快籌建,將為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融資作出積極貢獻。
第四,深化民生領域合作。把消除貧困作為10+3優先合作領域,實施“東亞減貧合作倡議”,開展鄉村減貧推進計劃,建立東亞減貧合作示范點。繼續加強農業技術交流和糧食安全合作,完善10+3大米緊急儲備機制,努力讓東亞實現“人皆有食”。
第五,擴大人文社會交流。成立中日韓三國分設的東盟中心的定期交流機制。進一步深化10+3文化、教育、新聞、商務、青年、學術、旅游等領域合作。
第六,加強公共衛生合作。建議10+3國家衛生機構在防控埃博拉疫情方面加強溝通協作,共同推進完善10+3公共衛生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