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 2日,正在斐濟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中方感謝斐方協助中國政府開展海外追逃追贓工作,希望繼續加強兩國執法合作。習近平所說的“斐方協助海外追逃追贓”,就包括了中斐執法部門合作將“美女高管”陳怡從斐濟押解回國這件事。
2013年8月,上海泛鑫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陳怡潛逃斐濟,有報道稱她攜帶了5億元現金。公安部會同上海市公安局組成11人境外緝捕工作組前往斐濟,在斐方執法部門大力支持配合下,迅速將已取得瓦努阿圖身份證、正準備乘機逃亡他國的陳怡抓獲,查獲了近千萬元現金和奢侈品。當年8月19日陳怡被押解回滬。
十八大以來,中央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反腐敗力度持續加大,其中海外追逃追贓成為中國反腐風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海外追逃追贓離不開中國與外國以及國際組織之間的合作。
本月以來,習近平在APE C會議和G20峰會上,在會見美國總統奧巴馬、加拿大總理哈珀時,在訪問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斐濟期間,至少7次談到國際反腐敗合作、海外追逃追贓。反腐學者認為,中國最高領導人就此問題如此密集的表態非常罕見。
除了與其他國家政府間的合作,中國還積極參與至國際研究反腐敗的一些非政府組織中,比如中國最近主動提出并加入總部位于維也納的國際反腐敗學院。
從年初開始對“裸官”進行治理,到7月中紀委新設國際合作局、公安部開展全面追逃追贓的“獵狐2014”專項行動,及至本月,國家最高領導人密集就跨國反腐作出表態,中國正在切斷貪腐官員們的出逃后路,也在向這一群體發出震懾信號:中國正多渠道參與國際反腐追逃,貪腐官員們將無避罪天堂。
APEC反腐合作網絡三個月高效成立
北京平安里西大街41號,剛剛從廣安門南街甲2號搬來的監察部設立了一個新的國際機構,這就是亞太經合組織(A PEC)反腐敗合作執法網絡(ACT-NET)秘書處。11月8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稱,日前,21個經濟體反腐敗機構和執法機構向秘書處報來了聯絡人信息,ACT-NET已經正式運行。
ACT-NET在三個月內迅速設立以及秘書處設在中國監察部,都離不開中國的主動參與。
今年8月,APEC反腐敗系列會議在北京召開。正是在這次會議上,決定將反腐敗合作執法網絡初始階段(2014至2015年)的秘書處設在中國監察部,并通過了ACT-NET職權范圍文件。
中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部長黃樹賢出席這一會議時表示,中國愿意充實反腐敗國際合作內涵,提升合作水平,把追逃追贓作為反腐敗國際合作的重點內容,進一步采取務實措施和切實行動,在交換案件信息、追緝外逃貪官、追繳腐敗資產等方面取得明顯進展。
據了解,黃樹賢正是成立A PE C反腐敗合作執法網絡的牽頭負責人。
短短三個月,反腐敗執法合作網絡從構想成為現實。參加了上述會議的中紀委特約監察員、中國人民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主任周淑真說,其速度之快超過了她的預料。“這足以表明,十八大以來的高壓反腐,中國贏得了世界贊譽,各國渴望跟中國在反腐方面深度合作,這也體現了在中國引導下A PEC強大的行動力。”
ACT-NET組織結構包括主席、聯絡人和秘書處。主席由每年的A PEC反腐敗工作組主席擔任,聯絡人負責統一協調本經濟體的反腐敗執法機構對外開展合作,秘書處負責反腐敗執法合作網絡日常行政事務,包括維護更新聯絡人名單、為培訓項目提供協助等。
ACT-NET總共由80多人組成,中方聯絡人員分別來自監察部、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人民銀行。
下月,中國將舉辦面向亞太地區的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研討班。
如何利用APEC反腐合作網絡追逃追贓
APEC反腐敗執法合作網絡的成立,旨在加強各成員國之間以追逃追贓為重點的個案合作、經驗分享和能力建設。
北京大學廉政研究中心主任莊水德對南都記者說,這個網絡將為各國合作反腐提供一個具體平臺。比如,中國向一個國家提供外逃人員名單等信息后,對方可以配合調查該外逃人員在該國的動向,縮短我們追逃的時間。
在過去幾十年中,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成為中國外逃貪官主要目的地,一些國家甚至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貪官一條街”和“腐敗子女村”。反腐機關也基本摸出了貪腐官員的出逃路徑,即“用權謀利→聚斂財產→家屬先行→轉移資產→準備護照→擇機出逃→謀取外國身份”。
海外貪官資產的追回和引渡是一個昂貴的過程。在調查和起訴階段的經濟成本,特別是當案件牽涉到不同國家的時候,必須納入在不同國家涉及管理、差旅、通訊、翻譯和律師、證人等人員的費用。
據報道,公安部經偵局一些辦案人員介紹,由于相關司法制度差異和海外信息情報的短缺,從鎖定目標到實施跨國抓捕,耗費諸多人力、時間和資金。
上述辦案人士認為,上述網絡加強信息共享和司法機關合作,將有助于減少溝通成本,提升抓捕速度。
“前端預警”是各國的難點。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表示,如果通過信息共享和重點監測,發現某個官員的子女、父母、親屬等利益相關人出境、移民后過著明顯與其申報職業收入不符的奢侈生活,對于司法機關判定嫌疑人是否有轉移、漂白資產等十分重要,這方面的信息合作將有助于盡早發現腐敗苗頭,展開調查,將外逃遏止在萌芽之中。
高波說:“APEC會議通過的《北京反腐敗宣言》,將使中國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A PEC成員在引渡條約、司法協助、反洗錢等領域的談判加速。”
從APEC到G20傳遞的反腐信號
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11日在介紹A PEC會議取得的主要成果時說,我們大力推動亞太反腐敗合作,建立亞太經合組織反腐敗執法合作網絡,就追逃追贓、開展執法合作等達成重要共識。這些共識體現在11月8日由A PEC第26屆部長級會議通過的《北京反腐敗宣言》中。《宣言》提出,建立A PE C反腐敗執法合作網絡,目標建成一個亞太地區反腐敗與執法機構間分享信息與交流經驗、技術的非正式合作機制,為偵測、調查并起訴腐敗、賄賂、洗錢與非法貿易提供便利。
這是第一個由中國主導起草的國際反腐敗宣言,充分體現了中國在加強反腐敗追逃追贓合作方面的關切和立場,對于引領亞太地區反腐敗合作朝追逃追贓等務實合作方向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緊接著APEC會議召開的G 20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再次談到,要深化反腐敗國際合作。
這一會議上,G20成員國領導人同意,建設反腐敗合作網絡,返還腐敗資產,拒絕為腐敗官員提供避罪港,還制定了《2015-2016年G20成員反腐行動計劃》。
澳大利亞著名反腐敗和反賄賂問題專家羅伯特·瓦爾德對南都記者表示,兩次國際性會議上達成的協議,主要將對外逃的腐敗分子形成一種震懾力,就是你所躲藏的地方將不再安全。
比如,這些協議讓中國向那些住在澳大利亞的經濟犯或者將財產轉移到澳大利亞的貪官傳遞一個信息,就是你可以跑,但是我們能找到你。我們將會和外國政府合作將所有非法獲取財產找回,你也會因為你所犯的罪被抓捕。這些信息傳遞給媒體,外逃的嫌疑犯們將會知道澳大利亞不再是他們的避罪天堂。
不過,瓦爾德也坦誠表示,國際合作反腐具體面臨的是不同國家的不同法律體現,比如G 20合作反腐,就是十幾個成員國在十幾套不同法律體系下進行,這將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邁出與國際民間反腐機構合作步伐
除了加強與其他國家政府間的合作,中國還積極參與至國際研究反腐敗的一些非政府組織中。
11月20日晚,國際反腐敗學院院長馬丁向南都記者確認,今年9月16日,中國主動向奧地利外交部遞交申請書,申請加入國際反腐敗學院。在按規定履行一系列程序后,該申請于11月15日已生效,標志著中國正式加入該學院。
成立于2010年的國際反腐敗學院是全球第一所反腐敗國際學院,是一個完全獨立于政府的組織,旨在提供反腐敗教育和專業培訓,促進對有關腐敗現象的研究,提供打擊腐敗的技術援助,并促進反腐敗國際合作與交流,國際刑警組織也予以大力支持。
馬丁向記者透露,早在中國正式加入前,該學院就已經和中國大陸及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展開合作,今年夏天,還有中方人員參加國際反腐敗學院的培訓。
“中國是一個大國,有很多‘老虎’和‘蒼蠅’,面臨嚴峻的反腐敗問題,我們一直歡迎中國的加入。”馬丁對南都記者說,相信中國的加入會促進中國和其他國家在經驗方面的借鑒與交流,各方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協作。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國際刑法研究所所長黃風認為,中國這一舉動有利于擴大和國際社會在反腐敗方面的經驗交流、法制方面的溝通,在反腐敗人員培訓方面也能夠開展一些國際合作。
黃風對記者說,可以說,中國正在通過多渠道參與國際合作反腐。我國已經明確提出將“反腐敗”作為國家戰略,無論是A PEC、G 20會議上,還是加入國際反腐敗學院,“只要有場合,我們都愿意參與到國際反腐敗合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