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加強政府網站信息內容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進一步做好政府網站信息內容建設工作,著力解決部分政府網站內容更新不及時、信息發布不準確、意見建議不回應的問題。
出臺重大政策需配專家解讀
意見稱,政府網站是信息化條件下政府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重要橋梁,也是網絡時代政府履行職責的重要平臺。近年來,各級政府積極適應信息技術發展、傳播方式變革,運用互聯網轉變政府職能、創新管理服務、提升治理能力,使政府網站成為信息公開、回應關切、提供服務的重要載體。但一些政府網站也存在內容更新不及時、信息發布不準確、意見建議不回應等問題,嚴重影響政府公信力。
根據意見,各地區、各部門要將政府網站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第一平臺,建立完善信息發布機制,第一時間發布政府重要會議、重要活動、重大政策信息。依法公開政府信息,做到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
健全政府網站信息內容更新的保障機制,提高發布時效,對本地區、本部門政府網站內容更新情況進行監測,對于內容更新沒有保障的欄目要及時歸并或關閉。
意見要求,政府研究制定重大政策時,要同步做好網絡政策解讀方案。涉及經濟發展和社會民生等政策出臺時,在政府網站同步推出由政策制定參與者、專業機構、專家學者撰寫的解讀評論文章或開展的訪談等,解讀政策。
社會熱點第一時間回應
意見要求,做好社會熱點回應。涉及本地區、本部門的重大突發事件、應急事件,要依法按程序在第一時間通過政府網站發布信息,公布客觀事實,并根據事件發展和工作進展及時發布動態信息,表明政府態度。
圍繞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相關部門和單位要通過政府網站作出積極回應,闡明政策,解疑釋惑,化解矛盾,理順情緒。
意見還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通過政府網站開展在線訪談、意見征集、網上調查等,加強與公眾的互動交流,廣泛傾聽公眾意見建議,接受社會的批評監督,搭建政府與公眾交流的“直通車”。收到網民意見建議后,要進行綜合研判,對其中有價值、有意義的應在7個工作日內反饋處理意見,情況復雜的可延長至15個工作日,無法辦理的應予以解釋說明。
意見要求,縣級政府各部門、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不再單獨建設政府網站,要利用上級政府網站技術平臺開設子站、欄目、頻道等。
納入考核
政府網站不合格將被問責
意見要求完善考核評價機制。今后將把政府網站建設管理作為主管主辦單位目標考核和績效考核的內容之一,建立政府網站信息內容建設年度考核評估和督查機制,分級分類進行考核評估,使之制度化、常態化。
對考核評估合格且社會評價優秀的政府網站,給予相關單位和人員表揚,推廣先進經驗。對于不合格的,通報相關主管主辦部門和單位,要求限期整改,對分管負責人和工作人員進行問責和約談。完善專業機構、媒體、公眾相結合的社會評價機制,對政府網站開展社會評價和監督,評價過程和結果向社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