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12月2日上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公務員晉升
縣以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
會議審議了《關于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的意見》。
會議指出,在職務之外開辟職級晉升通道,有利于調動廣大基層公務員的積極性,是為基層公務員辦好事、辦實事,一定要把好事辦好。在全國縣以下機關實施這項改革,要總結試點工作經驗,堅持好的做法,改進存在的不足,認真抓好組織實施。
據報道,未來實行級別工資以后,可以體現同一職務層次的公務員工作年限、資歷和能力的差別,使基層公務員不提升職務也能通過晉升級別提高待遇。
建立這種分析比較制度以后,公務員的工資調整有了客觀理論依據,有利于進一步實現制度化、規范化。
“不當官也能享官員待遇”
會議摘要
會議審議了《關于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的意見》。會議指出,在職務之外開辟職級晉升通道,在全國縣以下機關實施這項改革,有利于調動廣大基層公務員的積極性,是為基層公務員辦好事、辦實事,一定要把好事辦好。
進展 5省份已試點職務與職級并行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提出,“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對此,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竹立家對新京報記者說,此舉相當于打破目前的職務決定待遇局面,為基層公務員開辟一條上升渠道,“不當官也能享受官員待遇”。
據了解,對于“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國家有關部門早有計劃。今年初,中組部、人社部聯合召開全國公務員管理工作會議時,人社部部長、國家公務員局局長尹蔚民就指出,今年的工作重點是推進公務員分類改革,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
5月28日,人社部發布了《2013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其中明確提出,開展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試點。
初步統計,截至目前,安徽、山東、江蘇、河北、遼寧等5省份都已推行了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如福建今年7月發布的《實施方案》就提出,“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在縣以下機關全面實施職務與職級并行、職級與待遇掛鉤制度”。
現狀 公務員職務決定其待遇
現行的行政級別體系按照5級劃分:國家級、省部級、司廳局級、縣處級、鄉鎮科級,各級分為正副職。鄉科級以下,還有兩個級別:科員級、辦事員級。按照該劃分方式,縣以下機關最高級別是縣處級,對應的是縣委書記、縣長;縣級各委辦局,比如縣發改委、縣民政局的領導,雖然稱為局長,但實際為鄉科級。
中組部2008年發布的《公務員職務任免與職務升降規定(試行)》規定:晉升科員職務,應當任辦事員3年以上;晉升鄉科級副職領導職務的,應當擔任科員級職務3年以上。
以一名分配到鄉鎮、從辦事員做起的大學畢業生為例,干3年后,有資格升到科員;做滿3年科員,有資格升到副科長。此后,如果仕途順利,才有機會升到正科、副處、正處等其他行政職務。
汪玉凱說,全國公務員隊伍中,來自縣以下機關的約60%,也就是說,多數公務員都在縣以下機關,“由于行政職務的職位非常有限,比如縣以下機關,正處級只有縣委書記、縣長、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縣政協主席等少數幾個。所以多數公務員都是在科員、辦事員這兩個級別之間,就走完了個人仕途。有機會升遷到副科、正科的都不多。”
汪玉凱說,最關鍵的問題在于現行體制職務與待遇掛鉤,以職定級、以職定薪,“公務員如果想提高待遇水平,只有職務晉升也就是升官這一條通道。這就導致了很多矛盾和問題”。
影響 對“非領導職務”影響不大
10年前,汪玉凱就曾提出“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建議,并對此做過調研,“職務與職級并行,就相當于給公務員增加了一條晉升通道。可以不當官,但也能享受到官員待遇。簡單來說,就是在職務與待遇掛鉤的基礎上,職級也跟待遇掛鉤。公務員只要工作能力、工作表現合乎要求,就能不斷提高職級”。
他認為,本次將公務員團隊中的多數—縣以下機關的公務員,作為“職務與職級并行”的適用對象,有利于提高基層公務員群體的工作積極性。
依據《公務員法》的規定,公務員序列職務除了領導職務,還有非領導職務。具體到縣以下機關,共包括辦事員、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副調研員、調研員。鄉科級副職與副主任科員對應,科級正職與主任科員對應,調研員、副調研員與處級、副處級對應。
汪玉凱認為,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后,“非領導職務”仍會保留,“跟領導職務相同,副調研員、調研員的職位也很有限。所以‘非領導職務’對于職務與職級并行這項改革,沒有多大影響”。
土地改革
禁以退出宅基地為條件進城落戶
會議審議了《關于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
會議指出,3項改革涉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制度、村民自治制度等重要制度,關乎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進程。要始終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農民權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3條底線,在試點基礎上有序推進。
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關系密切,可以作統一部署和要求,但試點工作中要分類實施。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是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底線、是試點的大前提,決不能逾越。對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試點條件和范圍要嚴格把關,不能侵犯農民利益,同時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使用權作為進城落戶的條件,這是關系社會安定的重要舉措。
土地制度改革堅持3條底線
會議摘要
會議審議了《關于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會議指出,土地制度是國家的基礎性制度。堅持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3條底線,在試點基礎上有序推進。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王小映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央提出的3條底線,是我們國家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始終堅持的底線,這也是30多年來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經驗總結。過去的改革,是在堅持公有制基礎上推進的,今后的改革仍然要在這個基礎上走下去。現在對深入改革劃定底線,指導將來的改革,防范過去出現的問題。
保護農民權益也是中央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目標。因為現在,農民是權益受損最嚴重的群體,農民的土地權益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就是要保護農民的權益,讓農民能分享發展的成果,讓市縣城鄉一體化等政策,不讓農民吃虧。
北京大學-林肯 研究院城市發展與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劉志認為,這3個底線是中央長期以來在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上堅持的底線,中央從來沒有說過要改變土地公有制性質,耕地紅線不突破也是一直以來要求的。
這3條底線是中央一直以來一貫的提法,現在重申底線,意味著深入改革在大方向上不會改變,這個前提下,再去對具體的規則、運作進行完善。
司法改革
設立巡回法庭利于就地解決糾紛
會議審議通過《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回法庭試點方案》和《設立跨行政區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試點方案》。
會議指出,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回法庭,設立跨行政區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是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重要改革舉措。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回法庭,審理跨行政區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有利于審判機關重心下移、就地解決糾紛、方便當事人訴訟。
探索設立跨行政區劃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有利于排除對審判工作和檢察工作的干擾、保障法院和檢察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有利于構建普通案件在行政區劃法院審理、特殊案件在跨行政區劃法院審理的訴訟格局。
這兩項改革試點涉及司法管理體制、司法權力運行機制等深層次問題。試點方案先在基礎扎實、需求迫切的地方開展試點。要有整體性考慮和系統性設計,創造可復制、可推廣的機制制度。
試點設跨行政區劃法院檢察院
會議摘要
會議審議通過了《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回法庭試點方案》和《設立跨行政區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試點方案》。會議指出,這兩項改革試點涉及司法管理體制、司法權力運行機制等深層次問題。試點方案先在基礎扎實、需求迫切的地方開展試點。
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認為,這兩個方案在不同層面破解了法院、檢察院在案件辦理和審理中地方干擾的問題。“最高法院設立巡回法庭是解決跨省可能出現地方干擾案件的問題,而設立跨行政區劃法院和檢察院是解決跨城市、跨行政區之間可能出現的地方干擾問題。”馬懷德說。
巡回法庭將擁有最高法審級
中國人民大學訴訟制度及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陳衛東認為,根據最高法相關領導的解釋,最高法巡回法庭將代表最高法,這意味著最高法巡回法庭將擁有最高法的審級。巡回法庭將主要審理跨省級行政區域的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防止行政案件和民商事案件可能出現的地方保護問題。
陳衛東稱,巡回法庭可能先選擇一到兩個區域試點,為后期全國設立巡回法庭探索經驗。
特殊案件在跨行政區劃法院審理
針對設立跨行政區劃的法院、檢察院問題,馬懷德注意到一個新的提法。中央深改組提及“構建普通案件在行政區劃法院審理、特殊案件在跨行政區劃法院審理的訴訟格局”。
馬懷德認為,普通案件主要是指普通的刑事案件、民商事案件,而特殊案件的指向相對廣泛,比如正在建立知產法院的知產案件,區域內有重大影響的刑事案件,可能出現地方保護問題的民商事案件和行政案件。
對于跨行政區劃法院負責的案件類型,馬懷德更傾向于跨行政區劃法院、檢察院審理和辦理的是一審案件。
除了城市內建立跨行政區的法院外,馬懷德認為,跨行政區劃法院還可以建立同一個省內不同城市間跨行政區劃法院。這類跨行政區劃法院解決的是,涉及市級黨政部門的行政案件和跨城市的民商事案件。
派駐監督
紀委全面派駐 黨內監督不留死角
會議審議了《關于加強中央紀委派駐機構建設的意見》。
會議強調,堅定不移懲治腐敗。實現全面派駐就是要使黨內監督不留死角、沒有空白。派駐監督是中央紀委紀檢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派駐機構的主業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首要職責是監督執紀問責。派駐機構要發揮“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對黨風廉政問題該發現沒有發現就是失職,發現問題匿情不報、不處理就是瀆職。
文化建設
改造落后文化 抵制有害文化
會議審議了《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
會議強調,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研究新時期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特點,發展先進文化,創新傳統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導流行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