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發言人洪磊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和美國就加強反腐敗追逃追贓合作達成重要共識,中國政府懲治腐敗決心堅定,世界上沒有腐敗分子的“避罪天堂”。
近日,路透社援引一位匿名美國國務院官員的話稱,中國政府已經向美國提交了一份超過100人名單,這份名單主要涉及“位于美國境內,并涉嫌貪腐與從事非法經濟活動的”中方外逃犯罪嫌疑人。
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會議
取得成果
在8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據報道,5日,美國國務院官員稱,中國已向美國提供在美國的經濟逃犯名單,兩國已確定具體人數并同意逐案解決。請證實并介紹中美反腐合作有關進展情況。中方將如何處置這些逃犯?
對此,洪磊表示,12月3日至5日,中美雙方在北京召開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JLG)第12次會議,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布朗菲爾德作為美方共同團長之一參加了此次會議。本次會議的一個重要議題就是反腐敗追逃追贓合作,雙方就進一步加強該領域合作達成重要共識。
他重申,中國政府懲治腐敗決心堅定,世界上沒有腐敗分子的“避罪天堂”。“腐敗分子無論逃多遠、無論逃多久,中國政府都一定會將其緝拿歸案,繩之以法。”洪磊說。
據《衛報》報道,布朗菲爾德已證實中方向美方提交了名單,他表示,雙方確認了“一個確定數目的人員名單,并同意的將共同探討出處理其中每一個人的方針”,“在此之上,雙方將探討是否建立一個對這一問題更廣泛的解決方案”。
中方多次表示
希望與美簽署引渡條約
目前,中國和美國并未簽署引渡條約,但并不阻礙中美雙方共同處理中國潛逃海外的犯罪嫌疑人。路透社援引美國國務院匿名官員的話說,這些犯罪嫌疑人可以通過移民程序被遣返回中國,或者由中國政府提供充足證據被送上美國的法庭。同時,因為能在中美雙方都產生“良性影響”,沒收非法財物也是可能的選項之一。
彭博社報道稱,中國外交部條法司司長徐宏在當天的會議上表示,目前只有“一小部分”官員被美國引渡回中國。他表示,因為美國司法機構對中國法律系統的“偏見”以及中美缺少引渡條約,中國追拿海外犯罪嫌疑人的努力受到阻礙。
“因為中美雙方交流的不斷增長,我們多次向美方提及是否應該簽署引渡協議,但似乎美國并未做好準備,因此我們只能訴諸其他手段”,徐宏稱,這些手段包括通過違反移民法規進行強制執法,以及中國政府將在美國起訴犯罪嫌疑人。
“獵狐”行動已抓獲428人
中方已向美法澳三國提供貪官“黑名單”
中國公安部于今年7月22日部署代號為“獵狐2014”的行動,掀起了緝捕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的強大攻勢。本月3日,中國公安部發布“獵狐2014”的最新戰果——428名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在60個國家和地區被抓獲。
據澳大利亞媒體上月報道,澳大利亞警方同意協助中國引渡逃到澳大利亞的中國貪腐官員,并協助查封他們的資產,兩國警方已確定首批經濟犯罪嫌疑人名單。
法國政府也在本月2日表示, 愿意協助中國政府,追查一批在境內的貪腐人員,并且不排除日后將疑犯引渡回中國接受審訊。相關報道說,中方會將一份10人名單交給法國司法部。 據新華社、央視
配合中國“獵狐”,美國為何扭扭捏捏?
中國海外追逃困難重重,美國更是在配合中國的“獵狐”行動上表現得扭扭捏捏,原因何在?有人說,那是中國死刑制度在作梗,是中外司法制度差異使然,是中外司法程序難以對接之過,其實,這些都不是根本性障礙之所在。
核心的、通常不大容易為常人所察的“變異性障礙”有三個:一是政治犯、經濟犯、貪官三者之間很難有一個國際統一的界定標準,而中方追逃客觀上有求于人,這就為對方與中國在政治上(司法合作系典型的政治合作)討價還價提供了可能,并表現為追逃的一波三折;二是對方國內的反對派和在野黨將此當牌打,令對方政府在追逃問題上與我方合作謹小慎微,不敢動作過大;三是逃犯藏匿國以遣返中國逃犯為條件軟硬兼施,企圖迫使中國政府超越自身發展階段無底線地向對方開放市場,試圖從與我方的追逃合作中獲取“超常規暴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際場合,中美皆系高調反腐并主張反腐國際合作的大國,但在背地里,美國對中國的貪腐和貪官,一是利用來作為攻擊中國社會制度的炮彈和影響中國青年一代的教材;二是作為要挾中國政府之籌碼;甚至骨子里不希望看到中國反腐真正取得實效,樂見貪腐擊潰中國。否則無法解釋,為什么偏偏美國成為“養育”中國中等以上外逃貪官最多的國家?為什么中美合作打擊跨國犯罪多年,中國早就向美國提供首批在美生活貪官名單,而美國迄今只向中國遣返過兩名逃美的“蒼蠅級”貪官?
不過,隨著中國綜合國力進一步強盛,與中方合作追逃的外國政府必將持續增加,合作程度會不斷加深,海外追逃戰果也將繼續成倍放大,直到外逃之路被基本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