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事近代化的發展一直是西方媒體和國際輿論關注的話題,伴隨著中國軍事的快速發展,“中國威脅論”等說法也在西方時起時伏。德國全球新聞網30日稱,近30年來,中美爭端經常圍著人權和經濟等問題。但隨著中國軍事的崛起,安全問題將成為未來中美兩國最大的問題。這一改變,不僅因為中國軍事技術的提升,也因為中國與美國盟國日本、菲律賓等國島嶼爭端,還有臺灣問題。兩國如果不能取得穩定的合作機制,很可能像觀察家擔心的,因為意外事件發生摩擦,將波及整個太平洋。
對于五角大樓近來不時渲染自己的軍力會被中俄超越。俄新社29日援引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專家弗里曼的話稱,美國希望繼續保持對中俄絕對軍事優勢,在可預見的未來,中俄在武器領域還無法超越美國。弗里曼認為,現在主要是美國對中國將其從西太平洋擠走感到擔心,他們認為一旦在中國與鄰國發生領土糾紛時,美國如果介入將無法對中國保持絕對的軍事優勢。
一名熟悉中美軍事關系的軍方人士30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任何國家進行軍事現代化、更新武器裝備都是出于維護國家主權與安全、有效應對外部威脅的目的。正是在外部威脅與日俱增的戰略背景下,中國近年來才被迫加快國防建設,為自身發展創造安全環境。
金燦榮對《環球時報》稱,中國發展國防力量純粹出于自衛目的。1949年以來,新中國共有兩次軍事現代化進程:第一次軍事現代化發生于1950年后,主要原因是朝鮮戰爭。第二次軍事現代化仍在進行之中,興起于1996年臺海危機,開始于1999年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后,也還是由于受到外部威脅。
事實上,正是美國軍方近來不時挑唆盟國與中國對抗。美國第七艦隊司令羅伯特·托馬斯29日接受路透社采訪時稱,美國歡迎日本將空中巡邏范圍擴展至南中國海,以抗衡該地區不斷增加的推進中國領土主張的中國艦艇和船只。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3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域外國家應尊重本地區國家維護和平穩定的努力,不做挑撥他國關系、制造緊張局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