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在國家統一政策公布后時隔五個月左右時間,近期,各地養老金發放的“另一只靴子”終于紛紛落地了。目前上海、北京、陜西、云南、遼寧、廣西等地已對外公布了養老金具體的調整方案,而公布方案較早的上海、北京已經率先發放了養老金,部分地區養老金總體漲幅超過了6.5%。各地出臺的養老金調整都采取了哪些辦法?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的建立又該遵循哪些原則?
人社部和財政部4月印發了《關于2016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決定從今年1月1日開始,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6.5個百分點。山雨欲來風滿樓,雖然養老金仍在提高,但提高的水平卻較往年少了一些,這讓人們不禁對自己的錢袋子多了幾分憂慮。另一方面,由于今年是首次統籌安排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退休人員同步調整基本養老金,考慮到多重因素,多數地區養老金發放時間較往年有所延后。因而,今年養老金何時發放到位,也成為廣大退休人員普遍關心的問題。現在,各地養老金發放的另一只靴子終于開始逐漸落地。記者了解到,按照國家規定,各地區現在公布的養老金調整方案,普遍采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說:定額調整主要是體現公平、掛鉤調整主要體現多工作、多繳費、多得養老金的激勵機制,可以與繳費年限或者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以前的工作年限掛鉤,同時也要與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掛鉤,適當傾斜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的企業退休人員適當傾斜。
廣西、云南、遼寧等地在調整方案中已經明確了發放的時間表,要求在9月底前將養老金發放到退休人員手中。其中,廣西養老金上調每人每月增加50元,云南每人每月增加30元,并與本人繳費年限和基本養老金水平掛鉤。在北京8月份新推出的養老金方案中,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提高到平均每月3573元,較之前多了218元,而且從今年1月1日補發。北京市人社局職工養老保險處處長李勇介紹:采取的和繳費年限掛鉤,更多的是體現多繳多得,或者叫長繳多得。
統計顯示,政策全面鋪開后,預計將有85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1700多萬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受益,共將惠及1億多退休人員。從2005年開始,我國已連續11年上調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認為,養老金的連續上調主要受到經濟增長等因素的影響,“經濟的增長、工資的增長,還有物價水平,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們的經濟增長都在10%以上,工資的增長也在10%以上,所以說我們養老金的調整是比較高的水平。”
隨著2014年“雙軌制”的廢除,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開始與企業按照相同的辦法,由國家統一調整。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表示,隨著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將來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待遇差將會逐步縮小。
靈核網作為多年市場調查的市場研究機構,長期涉足競爭對手市場信息的監測和調查研究,建立全方位的市場信息收集網絡,搭建國內最完善的數據信息平臺。為企業提供大數據和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化一站式服務。更多競爭對手及市場調查的需求,請直接聯系靈核網項目部或者直接進入靈核網詳細了解。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