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綠檀產材國分布不廣,總的砍伐量有限,且由于產材國一直都有對綠檀實行控制出口的政策,因此綠檀進入國內市場的量一直都不大。近幾年,主產國阿根廷禁止綠檀出口后,市場貨源長期處于緊缺的狀態。雖然改為瀕危證出口后,阿根廷綠檀出口得到恢復,但依然遠遠未能滿足市場的需求。
二是辦理瀕危證難度大,費用高。目前產自哥倫比亞和圭亞那的喬木維臘木Bulnesiaarborea出口是不需要瀕危證的,而產自阿根廷的綠檀需要辦理瀕危證。因為阿根廷對綠檀這個材種實施較為嚴格的砍伐制度,使得商家在辦理瀕危證的時間相對較長,費用大且難度高,這大大限制了國內的進口量。
三是出于商業的目的。目前國內綠檀缺貨現象較為嚴重,特別是在地板市場,甚至出現哄搶的局面。在賣方市場主導下,綠檀的價格自然不斷上漲,而價格漲得越高,商家獲得的利潤就越大。
在這種情況下,商家有意控制進口量及加長供貨時間。其實不少大商家在國外手頭上有幾千噸的現貨,只是他們不大愿意一次性供應太多。據估算,從年初到現在,綠檀的進口量不超過30柜,包括張家港和廣東。
綠檀未來市場走勢 據泓林控股的唐經理推斷,綠檀原木的價格還處于上行通道之中,預計明年年初的增幅可能會達到50%。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