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至2015年間,我國瓷磚出口額以年均增長25%的速度持續上漲,至今其出口量已經占據全球貿易總額的六成以上。雖然在2014年,我國瓷磚出口出現小幅下滑,出口量與出口額分別下滑2%和1%,但出口單價始終保持穩定增長,至2015年,我國瓷磚出口單價已經上漲至7.31美元/平方米。
2015年全國陶瓷磚產量101.8億平方米,同比2014年下降0.5%;1410家建筑陶瓷企業主營收4354億元,增長2.33%,增幅回落9.73個百分點;出口量11.38億平方米,增長0.4%,出口額83.26億美元,增長6.6%。但進入2016年后,瓷磚出口出現嚴重的量價齊跌的現象。出口量同比下降6.5%的基礎上,出口額卻下降了22%,這意味著出口單價出現了嚴重下滑。同比去年,國內瓷磚出口價格平均下調了10%左右,最大跌幅甚至已接近20%。靈核網預計2020 年國內市場建筑陶瓷磚需求量不超過90 億平方米;國際市場出口需求約10億平方米;“十三五”期間全國建筑陶瓷磚產量適宜保持100億平方米左右。
2016年,陶瓷行業產能過剩的壓力進一步加大,在居高不下的庫存壓力之下,不少陶瓷企業紛紛采取降價的方式達到產銷平衡。高安產區一位依靠出口起家的企業家透露,由于太多陶瓷企業參與價格戰,該產區800×800mm規格的拋光磚價格已經跌破11元/片。除此之外,由于近兩年大批企業倒閉,不少特價磚涌入出口市場,也拉低了瓷磚出口的整體價格。
國際經濟下行導致瓷磚出口嚴重下跌
降價的目的是要保住市場,但這依然無法阻止出口訂單的流失。據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其公司中長期的訂單在大幅度減少,不少客戶也面臨著庫存壓力。他們指出,“國際經濟下行是瓷磚出口嚴重下跌的主要原因”。2016年,全球經濟局勢動蕩,直接導致貿易形勢持續低迷。特別是歐洲經濟大蕭條,大環境導致購買力下降,國家建設發展緩慢,對瓷磚需求量大大減少。
反傾銷調查構成瓷磚出口最大威脅。世界各國對中國瓷磚的反傾銷從未間斷,近兩年更有變本加厲之勢。2015年至今,就有印度、墨西哥、哥倫比亞、巴基斯坦等國先后對我國瓷磚反傾銷立案調查。
五年前,歐盟對中國瓷磚展開為期五年的反傾銷,五年內,中國出口歐洲瓷磚不斷下降。如今,歐盟對中國瓷磚反傾銷即將到期進入復審,但業內人士卻紛紛表示,對結果并不抱有希望,歐盟對中國瓷磚反傾銷繼續的可能性更大,“歐盟自身也是規模較大的瓷磚生產基地,一旦開放,將有更多的中國產品進入歐洲市場,對本已凋零的經濟會造成更大的沖擊”。
國內外競爭壓力加劇使我國瓷磚出口形勢更為嚴峻。近年來,很多國家的瓷磚生產基地在逐漸興起,埃及、印度、越南等國家紛紛建設投產,極大滿足了本國及周邊國家的瓷磚需求,采購商開始在這些新興的國家尋找替代品。“雖然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并未造成太大的沖擊,但未來三年就不好說,首先像印度這些國家有很大的優勢,他們有充足而廉價的勞動力,而且跟歐洲會有更緊密的聯系,設備和技術會更先進”。一位從事出口貿易十數年的招女士指出,“這些新興的國外生產商跟中國相比,質量相差不大,但其在反傾銷和出口關稅上卻占了很大的優勢。”
瓷磚市場低迷尚無回暖跡象趨勢或將持續至明年
未來,將有更多的國家對中國瓷磚進行反傾銷,形成貿易壁壘,加劇陶企出口壓力。瓷磚出口企業該何處何從?多位受訪者一致認為,對于中國瓷磚國際地位與競爭力提升來說,創新是至關重要的,只有產品創新,形成自己不可替代的競爭力才能立于不敗之地。以本傷人的企業不可能長久,經過這一輪競爭的優勝劣汰,能存活下來的企業量價都會有所好轉。
瓷磚出口額的大幅下降將直接影響國內的陶瓷市場以及生產瓷磚的陶瓷潔具廠家,降低企業創新的積極性。
成績屬于過去,未來任重道遠。2016年,在這個戰略轉型的承前啟后之年,陶瓷企業切不可松懈,要抓緊創新之繩,為未來的發展鋪路。更多關于陶瓷磚的最新信息,請訪問靈核網。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