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全球港口發展報告(2013)》指出,受多邊/雙邊貿易協定范圍擴大、P3等超級航運聯盟等多重因素的影響,2014年全球港口步入擴張通道,港口間的競爭壓力將進一步加大,未來港口格局將很有可能面臨新一輪洗牌。報告預計,2014年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增幅有望升至6%以上,而全球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增速有望重返4%之上。
2013年中國港口增勢強勁
報告稱,2013年全球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4.7%,延續了上年度的緩慢復蘇,已基本擺脫了增速逐年遞減的收縮態勢,其中中國港口增勢強勁。
2013年,中國港口生產狀況保持良好的擴張態勢,全國規模以上港口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107.3億噸,同比增長9.7%,國內水運量增加及下半年外貿進出口形勢的好轉起到了積極作用。
2013年全球前20大港口排名中,亞洲港口占得17席,排名變化主要體現在中國港口的強勢挺進與歐美港口的回落。其中,寧波-舟山港受煤炭增長17.8%、礦石增長12.4%的提振,吞吐量穩增8.8%,居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第一名。
集裝箱方面,2013年全球集裝箱港口間的競爭趨于激烈。在全球前20大港口排名中,排名互易的情況不在少數。其中,中國集裝箱港口增速放緩,內貿箱漸成增長主動力。2013年,中國規模以上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增幅僅為6.8%,較2012年再次回落1.1個百分點,增速已連續三年收窄。外貿吞吐量增長乏力成為主要拖累,全年3.9%增速遠低于內貿的13.9%。
2014全球港口步入擴張通道
報告稱,無論是經濟回暖加大企業采購力度,還是政府投資拉動內需增長,鐵礦石、煤炭等大宗散貨將常年保持較高增速。預計2014年全球港口將迎來提速,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增幅有望升至6%以上。
在全球經濟不斷回暖的背景下,由美國主導的TPP、TTIP及東盟自貿區等多邊/雙邊貿易協定范圍進一步擴大,未來區域貿易將有明顯改善,進而拉動全球集裝箱吞吐量的回升。因此,預計2014年全球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增速有望重返4%之上。
報告同時提醒,經濟與貿易的回暖并非普遍利好,區域貿易格局的改變、船舶大型化對港口提出的挑戰、航運聯盟削弱港口話語權、私有化加速港口經營體制改革等一系列新形勢,要求港口必須在競爭中不斷實現改革升級,方可分享復蘇帶來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