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4月1日刊文報道,隨著低端方便面銷售陷入停滯,亞洲新興經濟體的各大方便面生產商正轉向高檔化路線,推出更具風味和利潤更高的方便面,以求提振營收。
文章指出,方便面熱量高,營養低,烹制容易,售價可低至0.1美元(約合人民幣0.62元),已成為亞洲逾10億人口的主食。而當前低端方便面銷售陷入停滯,以及隨著中國和印尼兩大方便面消費大國平價方便面市場逐漸飽和,亞洲各大方便面生產商正推動消費者購買價格更貴、利潤更高的方便面。
此外,方便面生產商還面臨著小麥及其他原材料成本上漲,以及亞洲新興中產階層舍棄快餐食品,轉向更健康飲食的挑戰。
與此同時,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各公司被迫在價格和產品創新方面展開競爭,利潤率受到擠壓。在中國占據逾50%市場份額的康師傅,2013年毛利潤率從30%下滑至29%。市場占有率為17%、居第二的統一不得不以更大幅度降價以保持競爭力,同期毛利潤率從33%跌至2%。
面對當前市場環境,印多福旗下知名品牌營多面最近推出了“亞洲味道”系列,每包售價約為4000盧比(約合人民幣2.1元),是其印尼市場典型產品售價的兩倍多。
同時,印度尼西亞和中國的生產商正推動杯面的銷售,其售價為普通袋裝面的三到四倍。分析師表示,得益于時間寶貴的城市居民的需求以及中產階層消費者傾向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減鹽、減脂的方便面和杯面銷量正以兩位數的速率增長。
文章稱,雖然面對著種種挑戰,但亞洲各大方便面生產商在利用消費者的口味變化方面處于有利地位,因為他們已經建立龐大的分銷網絡,即使在那些基礎設施貧乏的大國也延伸至偏遠鄉村,而且他們正向利潤更高的品類積極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