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內閣4月11日通過了新的能源基本計劃,決定將核電作為重要的基礎電源,明確表示要推進核電站重啟。
這是日本政府在2011年3月東日本大地震和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事故后首次制定能源基本計劃,顯示了安倍政府不顧國內反核電的聲音,將在未來繼續利用核電站的姿態。安倍晉三在當天的眾議院全體會議上聲稱,由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程度正在提高,不能簡單地放棄核電站。
基本計劃提出,要觀察核電站重啟和再生能源的利用狀況,加緊制定可再生能源在未來的電源中所占的比率。計劃指出,雖然要盡量減少對核電站的依賴程度,但是基于穩定供應電力和成本方面的考慮,將確認應該確保的核電規模。這一措施暗含了未來新建核電站的可能性。
關于核燃料的再利用政策,基本計劃提出要推進再處理和使用钚鈾混合氧化物的钚熱發電等,不過沒有明確提出如何處理核垃圾的問題。對于“文殊”號快中子增殖反應堆,基本計劃提出要利用其作為國際研究基地,開發減少高放射性廢棄物的技術等,這表明“文殊”號快中子增殖反應堆將得以保留。
基本計劃還提出,在從2013年開始的3年左右時間里,要最大限度地加速發展可再生能源,此后也要繼續積極推進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為此要設置加強可再生能源開發的相關閣員會議。
關于各種可再生能源(包括水力)在電源中所占的比率,基本計劃提到要在日本政府2010年提出的“2030年達到約20%”的目標基礎上進一步增加。而在2012年度,可再生能源在電源中約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