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及本田等日本8家汽車廠商將攜手開展低環境負荷的汽車用發動機的基礎研究工作。計劃在2020年之前開發出讓柴油發動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10年減少30%的燃燒技術。其研究成果還將用于汽油車,由各企業推進實用化。在國際競爭中,可提高發動機燃效的技術革新必不可少。此外,還將與東京大學和早稻田大學等機構合作,利用環保性能與歐洲企業等競爭對手相抗衡。
目前全球各國都在加強對汽車的環保規定,純電動汽車(EV)等的需求也日益擴大,但發動機目前仍是汽車的主要動力源。有預測稱,即使到了2020年,全球生產的汽車中,仍有90%以上為發動機(引擎)汽車。日本國內各汽車廠商將把這一基礎研究成果用于各自的發動機開發,以此參與國際競爭。
參與共同研究的有豐田、本田、日產汽車、鈴木、馬自達、三菱汽車、大發工業、富士重工。日本國內八大乘用車廠商全部參與其中。各廠商將投入技術人員和資金,設立汽車內燃機技術研究聯盟,理事長由本田子公司本田技術研究所的常務執行董事大津啟司擔任。
日本汽車廠商在低公害、低燃耗發動機領域,一直保持著優勢。不過,多數觀點認為,在寶馬和大眾等德國企業的奮力猛追下,日本汽車廠商在柴油發動機領域已經失去優勢。
從全球汽車行業來看,在中國市場不斷增長,北美市場開始復蘇的背景下,日韓歐美的大型汽車廠商之間的主導權之爭愈演愈烈。在新興市場國家,價格較高的混合動力車(HV)與需要充電基礎設施的純電動汽車要想實現普及,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發動機的技術革新對于開拓潛力市場不可或缺。
在日本國內,圍繞環保這個核心問題,相互競爭的汽車廠商已經開始出現合作的趨勢。豐田、日產、三菱汽車及本田4家公司為了在日本國內普及純電動汽車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將于近期共同出資成立新公司,推動完善充電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