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8日,BP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克里斯托夫·魯爾在2014《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發布會上指出,由于經濟結構調整等原因,2013年煤炭占中國能源消費的比例創歷史新低,而中國天然氣消費增幅則居世界之首。短期看,這種“氣煤”之爭將在世界各區域持續。長期而言,天然氣占比會日益提升,預計再過20年,煤炭和天然氣在一次能源結構中的占比會基本持平。
BP報告顯示,中國仍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占全球消費量的22.4%,以及全球凈增長的49%。與此同時,中國的能源結構正在持續改進。BP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煤炭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主導地位有所下降,占比為67.5%,創歷史新低;石油占比位居第二,為17.8%,是1991年以來的最低值;而天然氣消費則大幅增長10.8%,增幅居世界首位。
在談及煤炭消耗量放緩的原因時,魯爾認為,不能通過環保政策解釋,因為關停小煤礦等的決策是在2013年晚些時候推出的。“可以從經濟結構調整方面找到部分原因。2013年,中國GDP增長中服務業的比重首次超過工業,由于工業活動增長放緩,對煤炭需求也自然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鼓勵進一步用天然氣發電取代火電的同時,在歐洲和美國,煤炭在發電領域的地位卻有趕超天然氣之勢。報告顯示,2013年,天然氣在美國發電部門的市場份額出現自2008年以來的首次下降,天然氣發電量的減少被煤炭取而代之。同樣,在歐洲,天然氣難以與價格更低的煤炭競爭,天然氣在發電領域的市場份額降幅超過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