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各商社統計,2013財年紡織業務的銷售額增收傾向顯著。代工業務方面,各大商社確立了東南亞國家的縫制網絡,保證了材料供應,推動策劃能力的提高。無法期待代工業務帶來大幅增長的階段,也成為各大商社構建新商業模式的好時機。
2013財年紡織業務的銷售額增收傾向顯著。其中最大的有利因素為日元貶值,但利潤方面的苦戰不可避免。主力的服裝代工業務,加強了向“中國+1”生產加工地的轉移、獨有材料的開發,以及強化設計生產等措施,然而,收益上仍無法擺脫外匯匯率的影響。各商社均認為目前日元處于貶值階段,較為穩定的匯率同樣也算是有利因素,令人擔憂的是今年6月份的店鋪銷售萎靡狀況的持續時間。在此背景下,為了提高利潤,除了強化企劃提案能力等各種降低成本的手段之外,各企業也在構建新商業模式上作出改變。
近幾年,日本商社的紡織業務,伴隨著向“中國+1”生產加工地的轉移,正處于較易發揮潛力的階段。由于代工業務專營企業及策劃企業缺乏在東南亞國家的生產經驗及資金,使得商社逐漸顯露頭角。為了削減成本,服裝企業及制造業零售商直接參與貿易的意愿也非常強烈。因此不少商社認為,比起同行間的競爭,如何應對服裝企業直接貿易的意愿更為重要。為此,各商社也在為確立新的商業模式而絞盡腦汁。
除了代工業務向生產設計方向轉變外,各商社對原始品牌制造的關注度也逐漸加大。另一方面,商社的海外當地法人機構與日本的直接業務往來也在進一步深化。SUMITEX INTERNATIONAL公司及蝶理公司率先建立了中國及越南的分公司直接與日本客戶商談并提供商品的運作體系。這種方式降低了業務成本,從某種程度而言,又能滿足客戶對直接貿易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優勢,或將成為一種潮流。
各商社的管理者均指出,單純的代工業務很難再提高利潤率了。雖然仍有一部分商社認為,外匯匯率穩定,無大事件發生,零售價格及批發價格會有所上升,但隨著“中國+1”地區成本的急劇上升,很明顯不能再靠轉移生產地實現收益的大幅上漲。不過,無法期待代工業務帶來大幅增長的階段,也成為各大商社構建新商業模式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