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零部件企業的收購案成為汽車業熱點,其中,采埃孚以13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天合所有股權最引人注目,新組建的集團將成為全球規模第二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這也是最近10年來汽車零部件行業規模最大的并購案。全球零部件產業德系呈現出一枝獨秀的崛起勢頭。
2014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排名顯示,德系在前十大中占據三席,其中,博世連續多年蟬聯第一名,大陸排名第四,采埃孚排名第九。而隨著采埃孚成功收購天合,全球第二大零部件供應商的排名也被德系收入囊中。未來的全球零部件供應商格局中,前五大排名中將有德系三席之地,且前兩名均由德系把持,德系零部件不斷走強。
近年來,德系零部件整體實力持續走強,而曾與之三足鼎立的美系和日系則相對偏弱,汽車行業分析師認為,受益于德系整車企業在全球范圍內持續擴張是主要原因。此外,德系零部件企業大多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不會過度依賴資本市場,更加專注于業務本身,在市場開拓方面更加開放,客戶也更加多元化。
而國內自主品牌車企持續走弱的關鍵就在于自主零部件企業囹圄難破、自主零部件技術的空心化。目前國內的零部件制造企業,基本僅局限于輪轂、剎車片等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而技術含量和利潤較高的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零配件,國內企業基本還是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