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長達9個月的空白期之后,新一輪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終于出臺。9月17日,工信部、財政部、科技部、發改委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對比上一輪補貼政策,新政在補貼標準、補貼流程、推廣區域等方面均有調整,明確規定了公務車輛采購比例,提出獎勵充電設施建設,并試圖通過直補車企和規定外地車的推廣比例,來破除地方保護主義。
新政之下,各大相關車企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車市場,深圳企業比亞迪向深圳商報記者表示,新政對其拓展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會有利好。業內人士分析,國家政策支持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但此次新政仍有待解之題,包括能否真正打破地方保護主義,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的細則何時出臺,怎樣才能撬動私人電動車市場等等。
政策動向:不補貼混合動力車
對比上一輪補貼政策,新政有多方面的調整。
補貼標準上,由之前的依據電池動力組能量來確定補貼金額,改為依據純電續航里程來確定,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的補貼金額按續航里程分為每輛3.5萬、5萬、6萬元三檔,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在純電續航里程達到50公里及以上時,統一補貼3.5萬。
新政還規定,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的新能源汽車車型,應是符合要求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不少業內人士呼吁增加的混合動力車型,仍舊沒有列入補貼目錄。
“新政可以看出國家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政策傾向,弱化混合動力,側重純電動。國家希望通過政策引導,推動純電動乘用車的發展。”全國汽車服務高科技產業化委員會汽車咨詢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張志勇9月30日告訴記者。這更確定了我國“以電為主”的新能源發展方向,會進一步促進企業采用并改進純電動車技術。
在此背景下,各大相關車企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車市場。9月24日,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公關科長肖海平告訴記者,目前比亞迪已有三款新車計劃,包括將于今年四季度上市的首款雙擎雙模車型“秦”、明年推出的雙擎雙模SUV車型“唐”以及面向個人市場的超級純電動跑車E9。
另外,東風日產、上汽、吉利等汽車廠家,近期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均有不少動作,包括研發和推出純電動新車型、成立專門的合資公司及拿到政府大額的新能源汽車訂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