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014年,全球外匯行業發生了令人深刻的變化,資源整合、資本運作、監管收緊及技術創新等事件,令外匯行業發展迅速,整個行業踏著堅實的腳步邁向下一個年輪。進入2015年,全球外匯行業,尤其是中國市場,又將會發生什么呢?結合以往的發展歷程,匯商君認為2015年全球外匯行業可能是這樣:
行業并購
近年以來,全球外匯行業并購數量持續上升,整個行業處于“大魚吃小魚”的生態鏈之中,這是正常的行業發展表現,同時也是行業競爭激烈及趨于成熟的結果。
通過資本運作等手段,福匯和嘉盛在2014年大宗并購案中,可謂的“如魚得水”。福匯收購動作連連,先后收購了FXDD美國零售業務、Monex集團旗下的銀特貝克美國和澳洲MT4零售業務。嘉盛更是在感恩節當天宣布收購英國大型線上金融交易商CITY Index,該集團為IFX母公司。顯然,隨著全球外匯行業的不斷發展與成熟,這種并購會在2015年繼續。
IPO浪潮
外匯經紀商進入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可以說是其夢寐以求的事情。除福匯、嘉盛、KVB昆侖國際及IG等少數幾家公司成功登入證券市場外,其他幾家大型經紀商2015年能否成功IPO,登陸資本市場,成業界關注焦點。2014年末,有關IronFX鐵匯在美國上市的傳聞,激起業界千層浪,是作秀炒作還是確有事實,匯商君與各位同仁只能拿時間去等真相了。
IPO對于任何一家公司來說意義非比尋常。除了鐵匯,2015年排隊IPO的經紀商還有一大把呢。日本大型外匯經紀商GMO Click已經確定在2015年春天將在東京證交所的佳斯達克上市。OANDA萬達在高層換血后,一直醞釀著上市,金融技術出身的新任首席執行官Edmond Eger上任后便開始籌備IPO工作。盛寶銀行野心勃勃,他家目前正在積極準備IPO,上市事宜已擺上議事日程。SAXO首席財務官Steen Blaafalk曾透露:“選擇上市是TPG資產公司脫離盛寶銀行的一種方式,一旦我們成功上市,我們將有機會獲得更多的核心股本。”除此之外,澳大利亞Pepperstone、英國Alpari等經紀商也在謀劃上市事宜。
行業監管
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不管是美國的《多德弗蘭克法案》還是針對銀行業的《巴塞爾協議》,都是監管者對市場業者行為的規范,為的就是避免金融危機重演,保護投資者。外匯行業也是一樣,隨著經紀商數量的不斷增長,良莠不齊,金融欺詐與詐騙事件屢屢發生,包括美國NFA及CFTC、英國FCA、澳大利亞ASIC及新西蘭FSP等金融監管機構對經紀商的注冊及資本金方面的監管收緊,并將要求上限提高。美國監管者為保護零售投資者,甚至在2015年始禁止使用信用卡入金炒匯。在中國市場方面,盡管外匯行業監管處于真空,但過去的2014年,我們看到外匯從業者們試圖組建自己的自律協會,以此來規范經紀商行為,這是行業的進步,也是從業者樂見行業健康的愿景。不過,匯商君此前也坦言,沒有權力部門牽頭,在中國特色市場體系中,自律組織很難運作。
交易平臺
此前,俄羅斯邁達克的MT4交易平臺在全球外匯行業中處于絕對的“統治地位”,但隨著交易技術的發展,各種技術公司的不斷創新,綜合性的交易平臺不斷推出,Tradable、cTrader、PFsoft等平臺應運而生,這也使得邁達克市場份額受到威脅。MONEX集團、YJFX等經紀商終止使用MT4平臺,試圖嘗試使用不同的平臺技術。創新是一家技術公司的絕對推動力。2015年全球外匯交易平臺間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料將有更多的多樣化、多功能平臺問世。在中國,我們很高興看到像LEANWORK這樣創新性技術公司的出現,這是中國人在外匯交易技術領域的一次革命性突圍,是藍海市場中的佼佼者。
銷售創新
不管是技術還是營銷,2015年都將是競爭異常激烈。隨著外匯經紀商的不斷增加,以往的客戶資源將被進一步分食,屆時各家將使出渾身解數,來吸投資者開戶入金。在中國市場,IB是橋接國外經紀商和客戶之間的紐帶,手頭資源豐富的IB料將成為“香餑餑”。除此之外,營銷活動及方法的創新是保持客戶增長的關鍵手段,尤其在中國這樣的潛力巨大的市場,微信營銷或許是2015年最火熱的營銷方式之一,因為不管是傳統行業,還是金融行業,“粉絲經濟”已成為主要營銷手段。
媒體突圍
不管是中國還是海外,財經媒體或在發展上多或少遇到了瓶頸。“公司要成長,盈利要增長”促使財經媒體尤其是外匯領域媒體的不斷突圍。在自媒體和新媒體時代,傳統資訊業務已經遭遇寒流,廣告收入驟減。在2015年如何突破瓶頸,尋找新業務增長亮點;除了傳統資訊、展會等服務,我們還能夠為客戶提供什么特色服務?這些是包括匯商在內的每一家財經媒體所需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