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電影增速加快,300億提前達成。
在2013年以217.69億元正式實現200億的目標之后,中國電影市場一直在朝著300億票房進發。去年年末賀歲檔的不給力,讓2014年沖擊全年300億功虧一簣。不過2015年電影市場的整體優異表現,讓300億這個目標提前到來。
截止到目前,僅用時249天,中國電影市場就完成了年度300億的目標,而平均每日1.2億元的票房值也大大超越了2014年創下的8117.8萬元的最高值。
與去年同期相比,中國電影市場已經實現了48.5%的增長。如果照此增率,今年中國電影市場有望達到全年440億元,完成此前業內人士預測的年度400億目標,問題不大。而在接下來的116天時間里,中國電影市場只要保證日均8621萬元的平均票房值,就能完成年度400億元的目標。
而48.5%的同期增幅,也創下了2010年電影市場突破100億票房以來,中國電影市場年均最高增長幅度,這也是2010年以來電影市場首次增幅突破40%
分析金字塔結構初步形成
記者綜合今年票房數據發現,從單片情況來看,雙雙超越《變形金剛4》并達到24億元票房高度的《速度與激情7》和《捉妖記》毫無疑問是截止到目前的票房最強者,其中已經累計24.15億元的《捉妖記》距離《速度與激情7》的紀錄僅剩1000萬元的距離,預計在下映之前就將完成對《速度與激情7》的超越。
與往年相比,今年高票房電影數量也突破新高。截止到目前,已經有55部電影實現票房破億,40部電影超越2億票房,而票房沖破5億大關的電影更是達到了17部之多。這17部電影總票房也達到了170.03億元,在300億元總票房占比高達56.68%。
預計在接下來不到四個月的時間里,高票房電影對票房的壟斷,將會進一步加強。中國電影市場金字塔結構初步形成,這也標志著中國電影市場在逐步趨向完善和成熟,市場將是檢驗影片的最大標準。
國產片呈現壓倒性優勢
在截止到目前的300億票房中,貢獻了124億元票房的暑期檔是絕對領跑者。六月、七月和八月3個月的票房份額占到了目前總票房的41.3%,其中單月拿下54.9億元歷史最高值的7月,單獨占到了總票房的18.3%。
與進入暑期檔之前進口片完勝國產片的狀況大不相同,17部票房沖破5億的電影中有9部是國產片,力壓貢獻7部的好萊塢影片,成為今年高票房的最大輸出地。而這九部國產片總票房也達到了85.44億元,為300億票房貢獻了28.48%的票房值。國產片累計票房已經超過180億元,在300億票房中的貢獻占比高達61%,完全壓倒進口片。
盡管這與暑期檔中后期進口片缺席有很大關系,但是《捉妖記》、《煎餅俠》、《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等國產電影的給力表現,讓國產片充分占領了票房高地。
雖然接下來以《碟中諜5》領銜的好萊塢群雄將陸續回歸,國產片一路領跑的局面可能被改寫。但是,今年國產片壓倒好萊塢的局面,已經很難被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