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自然療法的潮流,中草藥材前景樂觀。國際對中藥,尤其是植物藥的需求近年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國際市場的植物藥已達400 億美元的份額,每年都以近20%的速度增長。目前,全球有40 億人使用中草藥產品,占世界總人口的80%。
我國十大道地藥材產地分布
中草藥材具有道地性,最初依靠產區農民采、摘、挖野生藥材,產量有限,但是藥材質量好。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出現人工種植,至今,大部分的中藥材已經實現規模種植化種植,然而藥材質量也因此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各國/各地區對植物藥需求規模
2010-2019年中國中草藥市場規模及預測
按照中草藥材的生長方式和生長周期,可以將其分為四大類。其中,野生且多年生的藥材多為名貴藥材,其資源稀少、藥效明顯、價格在近年上漲趨勢明顯;而可以人工規模種植且生長周期為1年以下的藥材多為大宗藥材,其產量因市場行情的變化而變化,價格容易發生較大的波動。
大宗藥材價格波動大,成功布局種植源頭的企業能保持高利潤率。
中草藥材的分類
大宗中草藥材能實現人工規模化種植,其生長周期短,約為一年,對氣候環境要求低,種植廣泛,因此藥材資源容易取得、價格較低。
大宗藥材的流通
大宗藥材一般要經過多次的交易和流通,才能到達中游的生產廠商或下游的消費終端,因此流通渠道長、交易成本高、價格易波動。
供需缺口、新用途的發現、自然災害和利好政策都可能導致藥材價格上升,從而影響藥企的產量和利潤率。其中,藥材對外依賴大的藥企因為藥材價格的上升而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而藥材原料能自給自足的企業能免受價格波動的影響,維持高產出和高利潤率。
能夠掌握名貴藥材資源,打造高端滋補類品牌的企業是未來的行業領軍者。
名貴滋補品利潤空間大
名貴藥材療效好,需求剛性,市場增長空間大。名貴藥材主要有人參、石斛、三七、雪蓮花、川貝母、野山參、燕窩、天麻、靈芝、何首烏、砂仁、鹿茸、麝香、冬蟲夏草、阿膠等。名貴藥材的生長對氣候環境的依賴性強、產地少,難以再生、生長周期長,由此造成其具有較高的稀缺性。如目前最頂級的名貴藥材野山參,一根市場價格為幾百萬元,據估計,每個名貴藥材都有幾十億至幾百億不等的市場空間。
中名貴藥材流通模式圖
貴重藥材的流通模式不同于大宗藥材,其一般不被用做中成藥的原料,而是直接加工成滋補品銷往消費終端。高端滋補品“重藥材、輕加工”,藥材種植和加工的顯性成本普遍較低,而以這些為原料的高端滋補品品的市場價格可以增至10倍左右,如人參生藥生產的顯性成本每公斤為150 元,制成人參滋補品的市場基本價位達到1500 元。
因此,未來能夠掌控稀缺名貴藥材,從而打造高端滋補品品牌,并且成功營銷的企業,成長空間大。八月,走進農學谷“中草藥專題”培訓班,了解政策、市場行情,讓專家幫您把脈,幫您在中草藥發展期間抓住機遇,分得一杯羹。
更多最新市場調研報告,投資分析報告,行業分析,市場分析報告,市場調查報告,調查報告請訪問靈核網研究成果《2015-2020年中國中藥材行業發展現狀及投資分析報告》。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