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規模已是世界最大并仍在高速增長,市場格局正在從汽車行業應用為主快速向量大面廣的一般制造業應用拓展。
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增長與汽車行業相關。不論在世界還是在中國,汽車行業始終是工業機器人最大的應用市場。上世紀70年代,日本川崎重工從美國引進工業機器人技術,并將其產業化,首先應用在自家的摩托車生產線上,后來大規模在汽車行業推廣應用。
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2008年后增速開始加快,2010年迎來了首個爆發式增長,該年中國市場銷售工業機器人14978臺,銷量同比增加171%。
這一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增長主要得益于汽車行業投資的增加。2009年中國汽車銷量躍居世界第一,同時政策鼓勵提高市場集中度的刺激下,2009年-2010年,中國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汽車廠商都大規模擴張了汽車產能。
2010年的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中,用于焊接、噴涂及各種裝配操作的機器人所占比例約為55%,主要用于汽車行業。從增速來看,增長最快的是用于汽車整車制造焊接工藝中的弧焊機器人,同比增長了186%,占當年工業機器人總安裝量的39%。
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另一個增長動力,來自一般工業的升級換代需求,并替代成本日益增長的勞動力。
據靈核網市場數據顯示,2015年一二線城市制造型企業普通一線員工普通年收入約5.8萬元。這一收入水平相比2000年制造業平均工資,增長了約6倍。同時,2009年往后,長三角、珠三角等制造業密集地區,開始大規模出現“用工荒”現象。
中國當下的產業轉型,類似日本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情景。彼時日本產業結構從重化工業向半導體、汽車等資金、技術密集型行業傾斜,這導致制造業占GDP比例降低,但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卻持續增長。
2008年,中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率先推動產業轉型,轉移和限制勞動密集型企業,推動產業向先進制造業、戰略新興產業等轉型。到2012年,產業轉型風潮波及浙江等地。2015年,國務院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成為國策。
反映到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是一般工業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市場銷售工業機器人約3.7萬臺,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2015年,中國銷售工業機器人約6.6萬臺,占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比例超過四分之一。
從應用行業看,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正在快速從汽車行業向一般工業拓展。2015年,汽車行業占工業機器人市場的比例已經降到了36.8%,工業機器人應用拓展到更多行業。從應用領域看,2015年銷售比例最高的是搬運及上下料機器人,占總銷量的43.8%,這類機器人可廣泛運用于各門類的一般工業。
中國工業機器人仍有巨大增長空間。業內常用機器人密度來衡量一國制造業自動化水平,根據工信部的數據,2015年,中國制造業每萬名工人使用工業機器人數量為36臺,而同期全球平均水平為66臺,發達國家平均水平超過200臺。日本、韓國、德國的機器人密度均在中國10倍以上。
2013年12月,工信部制定《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提出到2020年“機器人密度(每萬名員工使用機器人臺數)達到100以上”的目標。
2016年4月,工信部副部長懷進鵬在第四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上表示,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年銷量將達到15萬臺,中國機器人產業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到2025年工業機器人年銷產量將達到26萬臺。
靈核網作為多年市場調查的市場研究機構,長期涉足競爭對手市場信息的監測和調查研究,建立全方位的市場信息收集網絡,搭建國內最完善的數據信息平臺。為企業提供大數據和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化一站式服務。更多競爭對手及市場調查的需求,請直接聯系靈核網項目部或者直接進入靈核網詳細了解。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