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是一個快時尚產業,消費的個性化趨勢會越來越明顯,只要有可能,家庭衣櫥會越變越大,對服飾變化的消費需求也會越來越強,個性化的變化與時尚化的變化則是相互融合的趨勢。從消費者視角來分析,2016年我國服飾行業呈現以下趨勢:
(1)回歸:高價的要回歸理性價格,質次價廉的要回歸品質。品牌化與非品牌化相結合是服飾行業未來發展的基本趨勢之一。
(2)混搭:皮草混搭薄紗,晚裝混搭牛仔,男裝混搭女裝,這是個性化穿著風格的混搭,在服飾行業的另一種混搭是不同身價的品牌的混搭,價格低廉的優衣庫品牌與頂級品牌的混搭,柳井正把優衣庫定位于“服裝的零配件”,優衣庫把店開到了法國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隔壁、美國百老匯的對面,在倫敦最繁華的商業街開出了三個樓層的旗艦店,在日本則在愛馬仕對面開店。個性化演變成“消費混搭”,從而導致了“店鋪混搭”、“品牌混搭”,也促成了許多企業開始實施“多品牌戰略”。
(3)派生:從一個品牌派生出幾個品牌,如創始于1998年的女裝品牌拉夏貝爾,在開發了十個品牌的基礎上,仍然在尋找投資開發優質服裝品牌以及其它零售消費品類的機會。當然投資新品牌也給企業增加了潛在風險,投入階段的巨大虧損,不良品牌的收縮等,都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產生了不良影響。新品牌與新產品開發在給企業創造機會的同時,也讓企業付了出巨大的代價,而且成敗難以預料,這不僅影響到當前利潤,也構成了新的潛在風險。
(4)跨界:服飾企業其實早就實施了多樣化經營,甚至出現了主業變副業,副業變主業的情況。如傳統的房地產項目、煙草項目等,如今一些做運動服飾的企業漸漸滲透到與旅游、運動相關的行業。
(5)創新:傳統的服飾專賣店形式、特許加盟模式、OEM或ODM模式、電商或微商模式、個性化定制模式等將會隨著消費、技術、品牌的發展而發生一系列變化,如品牌集成店的興起。
(6)分化:實體店訂貨增長減少,網上推廣漸成趨勢,多品種導致庫存越來越多,有些企業去庫存后短期內毛利率下降,但為未來發展創造了更好的條件,但有些企業去庫存則越去越多,最終,服飾行業將會出現兩極分化,好的更好,壞的更壞。
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及消費觀念的轉變,消費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消費者對服飾的需求是越來越高,服飾企業只有把握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動向,才能隨需而動,在服飾行業市場風生水起。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