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產業”包括新材料及其相關產品和技術裝備。“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出臺后,新材料領域將得到重大發展。
當前我國新材料產業仍處于培育發展階段,核心技術與專用裝備水平相對落后,低端品種產能相對過剩,關鍵材料保障能力不足,產品性能穩定性亟待提高,產學研用合作不緊密,創新鏈條不完善,標準、計量和管理體系不健全等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新材料仍然是制約制造強國建設的瓶頸。
作為我國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和“中國制造2025”重點發展的十大領域之一,新材料是整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產業基礎。一直以來,我國對新材料產業的發展高度重視,出臺了眾多推動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措施。
為貫徹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加快推進新材料產業發展,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負責審議推動新材料產業發展的總體部署、重要規劃,統籌研究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要工作安排。
另外,據近期媒體報道,工信部起草的《新材料發展規劃指南》即將發布。指南明確,新材料領域的發展重點是特種無機非金屬材料、先進復合材料、特種金屬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指南還提出,要加快研發先進熔煉、凝固成型、氣相沉積、型材加工、高效合成等新材料制備關鍵技術和裝備,加強基礎研究和體系建設,突破產業化制備瓶頸。積極發展軍民共用特種新材料,加快技術雙向轉移轉化,促進新材料產業軍民融合發展。
之前媒體也報道,新材料“十三五”規劃編制基本結束,未來要重點突破新材料應用瓶頸的制約。新材料產業“十三五”規劃將從升級基礎材料、發展戰略材料以及遴選前沿新材料三個層面出發,對“十三五”期間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作出細致規劃。其目的是促使我國新材料產業整體升級,為制造業和實體經濟發展奠定產業基礎;同時通過新材料升級,加快鋼鐵、有色、石化、輕工、建材、紡織等基礎制造業向產業中高端邁進,并為制造業整體轉型升級尋找后續發展的可持續動力。
新材料領域產業前景良好,到“十三五”末市場規模將達萬億之巨。而石墨烯、3D打印、超導等前沿材料的快速發展,則有望在未來繼續催生出千億級別的新市場。更為重要的是,由于新材料產業涉及制造業和國民經濟中的眾多部門,其發展不但會促使基礎材料產業、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還將對“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未來,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新材料產業的市場空間進一步打開。到2020年,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產業產值規模超過12萬億元,鋰電池材料、電子化學品、碳纖維、3D打印、石墨烯等新材料迎來發展機遇。更多信息,請咨詢靈核網。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