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數據顯示,2016年12月中國出口鋼材780萬噸,環比下降3.9%,同比下降26.83%;2016年中國累計出口鋼材10843萬噸,同比下降3.5%。去年12月中國進口鋼材119萬噸,較上月增加8萬噸,同比增長0.85%;2016年累計進口鋼材1321萬噸,同比增長3.4%。
貿易訴訟成主要因素
貿易訴訟成為影響2016年中國鋼材出口的重要因素。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中國鋼鐵出口產品遭遇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發起的48起貿易救濟調查,其中反傾銷案件32起,反補貼案件9起,保障措施案件7起;與2015年相比,國家數量增加6個;案件數量上升了29.7%。
隨著貿易救濟調查的開展和相關稅率的提升,2016年1-11月,中國出口美國鋼材107.1萬噸,2015年同期為229.4萬噸,同比下降53.3%。由于近年的反傾銷政策影響,美國在中國鋼材出口市場份額的占比下滑到2.5%~3%。
出口美國鋼材量減少了,但出口東盟鋼材量卻增加了。2016年以來,東盟國家鋼材消費增長強勁,其中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的鋼材需求更是超出預期,消費量同比增長逾20%。作為東盟國家鋼材進口的主要國家,2016年前三季度,東盟自中國進口鋼材2836萬噸,同比增長20%。
原材料價格上漲
中國對原材料的需求仍很大,2016年12月全年鐵礦石進口逾10億噸,同比飆升7.5%,創歷史新高;煤炭全年進口同比飆漲25%。市場普遍認為,2016年以來,因大幅度去產能,中國煉焦煤供應短缺刺激價格大幅上漲。受此帶動,鐵礦石價格也猛增,嘉能可等世界各大礦廠紛紛復產。在此背景下,中國煤炭和鐵礦石進口激增。而煤炭和鐵礦石進口的激增與原材料成本價格的上漲,中國鋼材價格持續大幅上漲,造成出口鋼材的價格競爭力有所削弱。
鋼材進出口產品結構變化不大
雖然中國鋼材出口增長勢頭出現轉向,但目前中國鋼材進出口產品結構并未發生大的變化。從鋼材出口品種看,目前仍以板材和棒線材為主,棒線材出口占比增加,冷軋產品和管材出口同比小幅下降。
對于進口,中國鋼材進口來源主要為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和歐盟,占中國進口鋼材總量的96%,進口產品仍以板材為主,占總進口量的84%。進口板材以鍍層板、中厚板和冷軋產品為主,占板材進口量的70%,主要用于造船和汽車業;進口合金板和中厚板數量同比增加。
由于中國積極推進一帶一路以及人民幣走低等利好,預計2017年中國鋼材出口仍可超過億噸水平。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