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是指起飛總重超過100噸的運輸類飛機,也包括一次航程達到3000公里的軍用或乘坐達到100座以上的民用客機。其中軍用大飛機包括大型運輸機以及以大型運輸機為平臺改造的預警機、空中加油機、轟炸機以及電子戰飛機等;民用大飛機包括大型客機以及民用貨機和水上飛機等。
日前,我國大飛機產業參與者的信心再一次得到提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完成了對尼泊爾航空公司的飛機交付,包括一架運12E飛機和一架新舟60飛機,真正實現了我國國產民用飛機本年度的“開門紅”。
從技術層面來講,我國制造的飛機已經非常可靠。同時,其經濟性也能夠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需求。這為我國大飛機產業開拓周邊市場提供了保障,契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也能夠加快我國大飛機產業走出去,對促進我國民用航空產業發展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交付的兩款機型,具有顯著的環境適應性,能夠充分適用于尼泊爾地區高山高原以及熱帶 地區高熱環境的特點。另外,運12E飛機是中航工業自主研發的多用途飛機,非航從哪個適合在高山高原地區投入空中游覽、短途載貨運輸飛行以及公務載客。
目前新舟60飛機就已經獲得訂單200余架,客戶分布在亞非16個國家,27個用戶,未來將會承擔260余條航線的運營任務。運12系列飛機的銷量則會達到210架。
除了航空運輸,當下我國不少地方也紛紛發展航空運動。目前美國航空運動協會已經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達成合作,準備在當地建設國際航空運動產業中心。涉及的機型包括水上飛機、超低空飛機等。
總體來看,下游應用市場的不斷成熟,讓我國大飛機產業將會迎來爆發的風口。毫不客氣地說,大飛機產業是我國制造領域必須拿下的產業。
據了解,當下全球上市的整機制造商主要有5家,分別是歐洲空客、巴西巴航工業、加拿大龐巴迪、美國波音、洛克希德馬丁,其市值總額已經達到2253億美元。
這還只是整機制造商,如果將上游零部件與下游維修服務行業,其市場總量更是會達到萬億美元。
但是未來全球最大的飛機市場必將屬于中國,近年來海外旅游熱潮的推動下,我國民用飛機的研發生產擁有雄厚的市場基礎,而軍機更是有每年兩位數攀升的軍費做支撐。如果不考慮海外市場,僅本土就有數千架的需求。這樣的市場,足以催生出龐大的大飛機產業。
我國大飛機產業在引入了供應商體系之后,整機集成能力有大幅提升。預計到2025年,飛機國產化率將會超過90%。這對我國產業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增量市場。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