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藥品監管,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根據2012年全省藥品抽驗計劃,3季度陜西省共完成藥品抽驗3150批次,不合格藥品132批次(含假冒藥品3批),合格率為95.81%。其中:基本藥物抽驗1430批次,不合格8批次;非基本藥物抽驗1720批次,不合格124批次。
對本次抽驗結果不符合規定的藥品及相關單位,有關市(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正在依據有關法律法規進行查處。從省政府召開的省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獲悉,2013年,青海省將圍繞深入開展“違禁超限”和“假冒偽劣”專項整治,扎實開展重點行業綜合治理,穩妥處置食品藥品安全事件,加大企業誠信建設力度,狠抓基層食品藥品監管體系建設四項食品藥品安全重點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食品藥品安全,堅決守住不發生大的食品安全事故底線。副省長馬順清出席會議并講話。
全省各地、各部門要針對“違禁超限”和“假冒偽劣”兩大突出問題,深入開展隱患大排查、大治理集中執法行動。通過專項整治,堅決消除一批帶有行業共性的隱患,清理整頓一批不符合食品安全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取締一批“黑工廠”、“黑作坊”和“黑窩點”,嚴懲一批違法犯罪分子。突出乳制品、食用油、酒類、食品添加劑、保健食品、農業投入品、食品藥品包裝材料、藥品生產流通等重點行業品種,從原材料生產、產品加工、銷售流通、餐飲消費等環節,圍繞準入制度、監管制度、企業管理規范、設備工藝、操作規程等各方面全面開展綜合治理。
特別要加強高校、寄宿制中小學和幼兒園的食品餐飲工作。各級政府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和熱點問題要主動防范、及早介入,能夠及時檢測、診斷、評估和調查處理,把危害和影響控制到最低限度和最小范圍。按照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八部局聯合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道德誠信建設推進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文件要求,要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加大對道德失范、誠信缺失行為的治理力度,真正使失信者“一處失信、寸步難行”。要進一步健全每個村(牧)委會、每個社區至少有1名食品藥品安全協管員的基層監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