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歐盟RAPEX系統發布了2013年第37周質量安全報告,又有7例中國制造的塑膠、電動玩具類產品被通報,通報原因包括小物件易于導致窒息、電池有化學風險和塑化劑超標。今年歐盟通報銷毀、強制撤離市場、禁止銷售的中國制造玩具類含嬰童用品產品累計達252例,占全部玩具類含嬰童用品產品被歐盟通報總數的78.0%,占我國被通報產品總數的32.0%,產品質量問題仍然較為嚴峻。同時,玩具類制造人工與原料成本正不斷上升,人民幣匯率也持續走高,國際貿易與技術壁壘愈發顯著,玩具出口企業面臨著嚴峻的技術與市場壓力。
據昆山檢驗檢疫局統計,作為江蘇排名前三的玩具出口基地之一,今年1~8月,經法定檢驗,昆山已出口玩具含童車5314批,貨值2.146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1.9%和3.9%,出口穩步增長,產品質量穩定,迄今為止尚未發生一例境外通報或召回。按危險分類來看,今年歐盟發布的252例玩具風險信息,最多的是纏繞、小物件引起窒息危險,達121例,其次是化學、環境及燃燒危險,達98例;此外,物理性致傷31例,微生物超標11例部分產品含兩類以上危險。從技術角度分析,這些問題主要由設計、制造及倉儲運輸當中對玩具附件、小配件固定,塑膠件、涂料、顏料選用,玩具銳邊和間隙控制以及管理防護等不到位造成。
昆山檢驗檢疫局提醒玩具出口企業,首先要充分關注包含美國ASTMF9632011版、歐洲玩具標準EN71-1:2011/A2在內的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的標準法規更新,同時也要注意土耳其、墨西哥、香港等地兒童安全法例以及第三方認證測試程序等技術性貿易措施的變化;其次是加強設計評估與供應鏈管理,從技術性貿易措施符合性出發開展產品設計、制造、原材料選購、裝配、倉儲及運輸,確保設計與供應鏈控制有效;最后是合理開展自主檢測和委外檢測,在發展自主檢測力量的基礎上,靈活借助三方認證、檢測機構以及檢驗檢疫服務平臺技術力量,確保產品符合出口國家和地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