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東非等LNG潛在出口大國因投資不足、成本上升等原因,嚴重抑制了LNG出口貨量的上升。盡管LNG運輸市場長期前景可期,但對于即期和短期市場上的LNG船船東來說,供大于求的基本面或令2014年LNG運價承壓下行。
即期市場不斷壯大
種種跡象都表明LNG船即期市場正在不斷壯大,并悄然改變著LNG運輸市場格局。
2014年世界杯舉辦在即,巴西急需儲備LNG以供發電,受此支撐,目前LNG即期貨量正源源不斷運往該國。此外,阿根廷、墨西哥和智利也不甘示弱,也在進口更多即期市場的LNG。有數據顯示,2012年LNG即期市場份額在全球LNG貿易中的占比已由此前的5%大增至近20%,明年還有望突破三成。
亞太LNG需求獨步全球
根據國際LNG進口國組織(GIIGNL)的統計數據,2012年,全球LNG進口量約2.36億噸,亞洲地區LNG進口量約1.67億噸,占全球進口總量約71%,增速主要推動力來自中國和印度兩國。據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到2015年中國LNG年進口規模將達到5000萬噸(折合天然氣近650億立方米)。印度2015年對天然氣的需求將從目前1.66億立方米/天增加到2.3億立方米至3.2億立方米/天。
另據勞氏情報的最新數據,今年9月韓國船運進口LNG620萬立方米,助其穩坐全球第二大LNG進口國寶座。9月,日本以1560萬立方米的進口量輕松奪冠,但隨著日本將重心轉向核電產業,其LNG進口量的絕對優勢能否延續值得懷疑。與之相反,由于韓國政府公開宣布降低對核電的依賴程度,轉而提高LNG的使用率。因此,韓國有望續寫亞洲LNG進口量激增的神話。
LNG船過剩壓力揮之不去
LNG船運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商業化運營,以希臘為代表的航運大國就押寶于LNG船和環保型船。據勞氏情報的數據,目前全球現役LNG船約400艘,另有約100艘在建于亞洲船廠。另據ClarksonResearch的估計,2013年全球LNG船交付量或增長5倍以上。
就在LNG船快速擴張的同時,LNG的市場需求總量和增速卻蘊含不小的不確定性,拉美各國對LNG的需求能否持續仍是懸案。阿根廷一旦2020年后大規模開發頁巖氣,該國LNG進口需求將大打折扣,這將重踏目前美國進口下降的覆轍。
此外,美國今年雄心勃勃的LNG出口計劃卻遭遇審批之困,后續資金投入也成紙上談兵;澳大利亞因LNG生產的人力和材料成本居高不下使得LNG出口擴張遇冷;俄羅斯在庫頁島等地的LNG拓展項目因政治內斗而面臨尷尬;作為LNG大量出口“技術上可行”的東非,資金投入成為“難路虎”,且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亞的LNG生產成本不菲。
行業內專家警告說,2014年LNG船運市場或將遭遇“氣穴”之難。明年LNG需求增長尚存不確定性,但船東大肆訂造新船或加劇市場供需失衡,令明年全年的LNG運價承壓,尤其是即期和短期市場運價下行概率大。(徐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