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3中國互聯網產業年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公布的一則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中國網民在網上遭受的損失近1500億元,其中以網絡誘騙為主要侵害方式。由于近來手機木馬、詐騙短信等泛濫成災,手機端用戶面臨的網絡風險已經超過電腦端。另據調查顯示,“裸奔”(不安裝手機安全軟件)的手機安全風險更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騙子的幫兇。
手機詐騙中,詐騙短信和詐騙電話是作案成功率最高的兩種手段,危害及其嚴重。去年10月,廣西一名女子因輕信騙子假借《中國好聲音》發送的“中獎”短信,交納了所謂的保證金,結果被騙4800元。而去年7月,江蘇某陸女士因接到“社保局”打來的電話被騙34萬元。對方稱陸女士涉嫌用社保賬戶洗黑錢,以調查和資產鑒定為名,將陸女士銀行存款悉數騙走。
由此可見,在手機遭受的詐騙風險中,冒充銀行、公職機關和綜藝節目的詐騙短信、電話較為猖獗。此外通過手機軟件竊取用戶網購支付賬號等,也是詐騙團伙最常用的手機詐騙手段。而市面上一些非法改號軟件還未得到根治,冒充110行騙的案件依舊時有發生。偽基站等垃圾短信“轟炸機”也仍在持續作案,這些因素都嚴重促使手機詐騙作案率攀升。
為什么“裸奔”手機更易遭受侵害?因為智能機系統本身的防病毒、騷擾的能力并不強,而360手機衛士等安全軟件則會強化這兩方面的功能。當360手機衛士提示馬上安裝的軟件可能存在安全風險,或者正準備接聽電話時提示為騷擾電話,絕大多數人就會提高警惕,從源頭上阻止風險進一步擴大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