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數米基金之后,東方財富也收到來自監管層的“罰單”。互聯網基金的“高收益”激進營銷比拼在2014年或告一段落,而此前爭相標榜收益的銷售機構也將面臨一系列整改。有業內人士表示今年各大互聯網企業的基金銷售宣傳將會趨于保守,而隨著“錢荒”的逐漸緩解,貨幣基金收益率還會進一步下降,加上一些違規手段被叫停,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高收益神話或難續寫。
高收益宣傳被責令整改
東方財富1月8日公告稱,全資子公司上海天天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天基金”),收到上海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據悉,上述決定書的主要內容為:經查,天天基金在銷售部分基金產品過程中,在其官方網站及相關互聯網資料中存在“活動年化總收益10%”、“欲購從速”、“100%有保證”等不當用語,且未充分揭示貨幣市場基金投資風險。根據《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的規定,責令天天基金限期整改。2013年下半年,天天基金推出的一款名為“活期寶”的理財工具頗為引人關注,充值活期寶(即購買優選貨幣基金),收益最高可達活期存款11至23倍,更超越一年定存。以高產品收益為噱頭的宣傳,在引發外界議論的同時,也引起管理層的注意。
而就在此前,恒生電子也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數米公司自2013年12月9日始通過公司網站等渠道,宣傳“數米勝百八”活動,對通過數米公司購買貨幣市場基金產品的投資者進行收益補貼,宣傳資料中存在“最高可享8.8%年化收益”等不當用語,根據《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浙江證監局責令數米公司限期改正。數米基金網的有關負責人表示,數米銷售的高收益產品就是到2013年12月31日截止,在收到監管函后提前兩天便將產品下架了。
“賠本賺吆喝”難以持續
銀河證券數據顯示,2013年全市場納入統計的85只貨幣基金平均收益為3.9236%。如果將短期理財基金也算進去,可比的173只貨基平均收益率也才3.99%,收益率最高的大成月添利債券B,也只有4.961%。
然而,自2013年下半年余額寶推出后,多家機構陸續推出各種高收益“類余額寶”產品,6%、8%,甚至10%以上的收益不絕于耳,一時間比拼收益已蔚然成風。為了招攬客戶,各家基本招數都是以“貨幣基金持基收益+活動獎勵”為形式的變相補貼。
一度最引人注意的是百度推出的收益率高達8%的“百發”產品;近期,其又與嘉實基金合作,投資標的為“嘉實1個月理財債券E”,百度方面稱該產品年化收益率將從8%起;數米基金近期也與農銀匯理基金公司合作推出收益高達8.8%的貨幣基金產品;天天基金網也聯合3家基金公司推出了宣傳收益高達10%的產品;而近期網易理財推出的添金計劃將此輪收益比拼推向高潮。據悉,盡管法規明確規定,基金宣傳不能出現預測投資業績,也不能承諾收益或承擔損失等,但“收益基準超活期幾倍”的類似口號依舊屢見不鮮。
“這種攀比的高收益背后其實是由互聯網公司或金融機構自掏腰包補貼,目前也只有少數幾家大基金敢于花錢補貼。”一位基金人士也指出,“不過,這種倒貼的模式不僅涉嫌違規銷售,而且也不可持續。老這么拼收益是很危險的,個人投資者的‘胃口’一旦抬上去就很難下來了。一旦收益降下來,就可能面臨互聯網客戶的流失。所以基金公司要冷靜思考究竟哪種模式能夠保持穩定增長。”而此前也有律師指出基金公司互聯網金融或宣傳“過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