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煉廠指導價下調打壓,9月9日,中海殼牌苯乙烯核心用戶價下調250元(噸價,下同)。華南市場苯乙烯收盤價10900~10950元(送到),較月初收盤價下跌200元,緊跟華東市場跌勢。自8月下旬以來,苯乙烯累計跌幅達800元。后市來看,上下游均無利好,苯乙烯腹背受敵碾碎“金九銀十”企盼,低迷狀態或將持續。
原料走低 支撐力度減弱
中秋小長假歸來,苯乙烯主要原料純苯市場觀望氣氛偏重,雖中石化掛牌價格依舊持穩,但多數市場人士對后市看法略顯悲觀,銷售壓力較大。華北等地低價不斷,預計短期國內市場仍將繼續下跌。原料市場疲軟,對苯乙烯價格支撐乏力。
“天津大沽裝置計劃外停車,導致華北地區多出1萬噸左右石油苯和2萬噸左右加氫苯,華北地區銷售壓力突增,而互供單位天津石化一套存儲罐檢修,存儲能力降低。另外罐區庫存偏多,而華北地區小型地煉廠家居多,其價格遠遠低于中石化掛牌價格,因此其銷售壓力偏重,價格下調,對于苯乙烯在成本面上難以形成支撐。”中國石油東北銷售公司朱處長說。
外盤方面,9月9日亞洲純苯市場商談價格繼續走跌,僅為9200元(CFR,中國),較國內純苯差價繼續縮窄。
需求低迷 成交難以放量
目前,苯乙烯主要下游企業需求偏弱。部分企業終端銷售承壓,產品庫存較高,整體開工率基本偏低。由于利潤微薄,產品滯銷,前期檢修的發泡聚苯乙烯(EPS)生產企業,也有推遲開車的打算。
“主力下游EPS需求疲軟尤為明顯,房地產行業的低迷及回款時間長使出貨節奏偏慢,目前整體行業開工率不足四成。北方廠家更是開開停停,生產無持續性。PS行業開工亦下降至六成,對原料采購多隨用隨采,成交難見大單。”朱處長說。
當前市場苯乙烯可供炒作拉漲的利好題材偏少,即便市場會有階段性反彈,但幅度及持續性亦將受到考驗。且今年旺季不旺已是不爭的事實,需求面的利空和市場信心缺失將使后期走勢仍舊偏弱。
利潤收窄 檢修規避風險
據了解,我國現有苯乙烯裝置總產能736.2萬噸/年。截至8月末,處于無產出狀態的有藍星大慶、河北任丘、大連石化、淄博熙源、錦州石化、錦西石化、燕山石化、寧波科元、天津大沽等裝置,其產能粗略統計在170萬噸/年,約占全國總產能的23.1%。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主體苯乙烯生產企業開工率在62%左右。“青島大煉油、廣州石化、山東玉皇、海南嘉盛、茂名石化、鎮海煉化、齊魯石化等苯乙烯裝置,因建設有下游裝置,基本滿負荷生產。上海賽科、獨山子石化、安慶石化、撫順石化等裝置開工多在八成。巴陵石化、常州新日、東昊、利士德、雙良等開工六七成。”朱處長表示。
目前市場競爭加劇,企業均基本無利潤,尤其是非一體化、靠外購原料生產的企業。“因利潤菲薄,一些企業或檢修規避風險或檢修后開車延遲。天津大沽50萬噸/年苯乙烯裝置8月20日停車檢修;寧波科元10萬噸/年裝置推遲開車;東明石化8萬噸/年新裝置建設已基本完成,出產品延期到9月中下旬;錦西石化6萬噸/年的裝置原計劃9月初重啟,延期至9月下旬。后市來看,隨著檢修重啟,供應面利好難現,對市場形成利空。”朱處長說。 受煉廠指導價下調打壓,9月9日,中海殼牌苯乙烯核心用戶價下調250元(噸價,下同)。華南市場苯乙烯收盤價10900~10950元(送到),較月初收盤價下跌200元,緊跟華東市場跌勢。自8月下旬以來,苯乙烯累計跌幅達800元。后市來看,上下游均無利好,苯乙烯腹背受敵碾碎“金九銀十”企盼,低迷狀態或將持續。
原料走低 支撐力度減弱
中秋小長假歸來,苯乙烯主要原料純苯市場觀望氣氛偏重,雖中石化掛牌價格依舊持穩,但多數市場人士對后市看法略顯悲觀,銷售壓力較大。華北等地低價不斷,預計短期國內市場仍將繼續下跌。原料市場疲軟,對苯乙烯價格支撐乏力。
“天津大沽裝置計劃外停車,導致華北地區多出1萬噸左右石油苯和2萬噸左右加氫苯,華北地區銷售壓力突增,而互供單位天津石化一套存儲罐檢修,存儲能力降低。另外罐區庫存偏多,而華北地區小型地煉廠家居多,其價格遠遠低于中石化掛牌價格,因此其銷售壓力偏重,價格下調,對于苯乙烯在成本面上難以形成支撐。”中國石油東北銷售公司朱處長說。
外盤方面,9月9日亞洲純苯市場商談價格繼續走跌,僅為9200元(CFR,中國),較國內純苯差價繼續縮窄。
需求低迷 成交難以放量
目前,苯乙烯主要下游企業需求偏弱。部分企業終端銷售承壓,產品庫存較高,整體開工率基本偏低。由于利潤微薄,產品滯銷,前期檢修的發泡聚苯乙烯(EPS)生產企業,也有推遲開車的打算。
“主力下游EPS需求疲軟尤為明顯,房地產行業的低迷及回款時間長使出貨節奏偏慢,目前整體行業開工率不足四成。北方廠家更是開開停停,生產無持續性。PS行業開工亦下降至六成,對原料采購多隨用隨采,成交難見大單。”朱處長說。
當前市場苯乙烯可供炒作拉漲的利好題材偏少,即便市場會有階段性反彈,但幅度及持續性亦將受到考驗。且今年旺季不旺已是不爭的事實,需求面的利空和市場信心缺失將使后期走勢仍舊偏弱。
利潤收窄 檢修規避風險
據了解,我國現有苯乙烯裝置總產能736.2萬噸/年。截至8月末,處于無產出狀態的有藍星大慶、河北任丘、大連石化、淄博熙源、錦州石化、錦西石化、燕山石化、寧波科元、天津大沽等裝置,其產能粗略統計在170萬噸/年,約占全國總產能的23.1%。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主體苯乙烯生產企業開工率在62%左右。“青島大煉油、廣州石化、山東玉皇、海南嘉盛、茂名石化、鎮海煉化、齊魯石化等苯乙烯裝置,因建設有下游裝置,基本滿負荷生產。上海賽科、獨山子石化、安慶石化、撫順石化等裝置開工多在八成。巴陵石化、常州新日、東昊、利士德、雙良等開工六七成。”朱處長表示。
目前市場競爭加劇,企業均基本無利潤,尤其是非一體化、靠外購原料生產的企業。“因利潤菲薄,一些企業或檢修規避風險或檢修后開車延遲。天津大沽50萬噸/年苯乙烯裝置8月20日停車檢修;寧波科元10萬噸/年裝置推遲開車;東明石化8萬噸/年新裝置建設已基本完成,出產品延期到9月中下旬;錦西石化6萬噸/年的裝置原計劃9月初重啟,延期至9月下旬。后市來看,隨著檢修重啟,供應面利好難現,對市場形成利空。”朱處長說。